工业方面的大气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主要是说什么东西呢?大气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在工业方面可能是比较多的吧,大家睁一眼闭一眼可能就没有工业方面的大气主要的污染源和污染物了。
大气污染又叫空气污染,主要类型有工业污染源:工矿企业在各种生产活动中排放污版染物形成的污染源;生权活污染源:由于城乡居民及有些服务行业,燃烧各种燃料时,向空气排放污染物形成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由交通运输工具排放的污染物形成的污染源.危害较大的有: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光化学烟雾和臭氧烃、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微粒物质等.随着工业的发展,燃煤的大量燃烧等原因,造成我市的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故答案为:煤烟型
各种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废物含有不同的污染物,如煤燃烧排出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回二氧化答硫、苯并(a)芘和粉尘等;化工生产废气中含有硫化氢、氮氧化物、氟化氢、甲醛、氨等;电镀工业废水中含有重金属(铬、镉、镍、铜等)离子、酸碱、氰化物等;火力发电厂排出烟气和废热等。此外,由于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工合成物质进入环境;地下矿藏的大量开采,把原来埋在地下的物质带到地上,从而破坏了地球物质循环的平衡。重金属和各种难降解的有机物,在人类生活环境中循环、富集,对人体健康构成长期威胁。工业污染源对环境危害最大。
国控污染源由环保部筛选确定,省级、市级参照环保部的筛选标准确定省控及市控污染源名单。以下是国控污染源筛选标准:
一是废水类,以上年度环境统计数据库为基础,工业企业分别按照废水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年排放量大小排序,筛选出累计占工业排放量65%的企业;分别按照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年产生量大小排序,筛选出累计占工业化学需氧量或氨氮产生量50%的企业;合并筛选出的5类企业名单取并集,形成废水国控源基础名单。在此基础上,补充纳入具有造纸制浆工序的造纸及纸制品业、有印染工序的纺织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氮肥制造业中的大型企业。
二是废气类,以上年度环境统计数据库为基础,工业企业分别按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年排放量、产生量大小排序,筛选出累计占工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或烟粉尘排放量65%、产生量50%的企业;筛选出的6类企业名单取并集,形成废气国控源基础名单。产排污量最低限值如附表所示。在此基础上,补充纳入具有熟料生产工序的水泥制造业、以及具有炼油工序的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业和人造原油制造业、炼焦行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平板玻璃制造业中的大型企业和所有燃煤电厂。
三是污水厂,以上年度环境统计数据库为基础,设计处理能力大于或等于5000 吨/日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和设计处理能力大于或等于2000吨/日的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纳入污水处理厂国控源基础名单。
四是重金属类,将在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中调整后的涉重企业全部纳入2015年重金属国控源名单,不再另行筛选。
五是农业源,2014年度国控源企业名单中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直接作为2015年国控源基础名单,根据各地调整意见,更新调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国控源名单。
六是危废类,以上年度环境统计数据库为基础,纳入年产生危险废物1000吨以上的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补充纳入持省级以上危险废物集中焚烧或填埋处置经营许可证单位、持利用处置重金属(铅、汞、镉、铬、砷等)危险废物的经营单位和持废酸、废碱等高浓度废液利用处置许可证经营单位。
污染源 指产生物理的[声、光热、辐射等]、化学的[无机物、有机物]、生物的[霉素、病菌等]有害物质的设备、装置、场所等。它主要有两类:[1]自然源,包括流星燃烧、动植物腐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风沙、灰尘等。[2]人工源,包括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四种。
污染源是指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通常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装置或人体。按属性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天然污染源指自然界自行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影响的场所,如正在活动的火山。 常见大气污染源有:向大气排入有害物质的源地称污染源,进入大气的有害物质称污染物。大气污染 源分人工源和自然源,
自然源包括火山喷发、森林着火、风吹扬尘等,它们每年向大 气排入约5.5亿吨污染物,人工源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城乡交通和居民生活 污染源等,它们平均总计向大气排入的污染物在20世纪90年代约每年超过6.5亿吨,其 中以工业污染排放量最为主要。我国1990年工业源共排放大气污染物约0.4亿吨,按人口平均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排发水平。
大气污染物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它们的种类超过100多种。从污染源排 进大气后,直接污染空气的称一次污染物,其中最主要的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CO)、 氮氧化物(NO)、二氧化氮、颗粒物(飘尘、降尘、油烟等)、CO和氨气、及含氧、 氮、氯、硫有机化合物以及放射性物质等。所谓二次污染物则是由于阳光照射污染物、 污染物间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污染物与大气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有害物质,光化烟 雾就是一种二次污染物。
人为污染源是指人类社会活动所形成的污染源。后者是环境保护研究和控制的主要对象。
按排放污染的种类,可分为有机污染源 、无机污染源、热污染源、噪声污染源、放射性污染源和同时排放多种污染物的混合污染源等。
按污染的主要对象,可分为大气污染源、水体污染源和土壤污染源等。
按人类社会功能,可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
控制污染源是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根本。
大气污染
开放分类: 生物、术语、气象
大气污染(atmospheric pollution)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达到有害程度,超过了环境质量标准的现象。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坏的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约有100多种。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另一种是气体状态污染物。气溶胶状态污染物主要有粉尘、烟液滴、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气体状态污染物主要有以二氧化硫为主的硫氧化合物,以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合物,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碳氧化合物以及碳、氢结合的碳氢化合物。大气中不仅含无机污染物,而且含有机污染物。随着人类不断开发新的物质,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变化着。
环境污染物质主要源自城市、工业集中区、矿业集中区、燃煤为主的能源设施区和众多乡镇企业的“三废”排放;广大农村地区的禽畜饲养、农药化肥施用与灌溉退水污染亦不可轻视。对比全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表11.5.1及表11.5.2),可看出除工业废水排放量呈波浪状下降外,工业废气、废尘、固体废弃物与农药化肥施用量均呈持续上升之势。
表11.5.1 河南省主要污染物质排放及处理情况对比表
表11.5.2 河南省主要城市1992年、1997年度工业污染物排放情况对比表
对比省内主要城市1992年与1997年度工业污染物排放情况,可看出大多城市废气、废尘排放量随着城市规模与经济发展程度提高而增加(表11.5.2)。有些城市的废气量或废尘量可增加1~4倍(如三门峡、南阳、驻马店、商丘、许昌、新乡、安阳、郑州)。但工业废水排放量则有增有减。如新乡市工业废水排放量增加了2.39倍,而濮阳、许昌、鹤壁、开封工业废水排放量则下降了48.8%~20.6%。工业废水排放量减少的原因或是治理措施得力(如濮阳市),或是因水资源紧张(如许昌市)。
空气、水与土壤污染给我省工农业生产与人民生命健康带来重大损失。据估算,每年我省大气污染造成经济损失达15亿元;淮河流域每年渔业损失约1500万~2000万元;黑河、洪河因水质污染灌溉报废水利设施价值1.06亿元;污灌区污染减产与无法灌溉区因干旱减产年均达亿元左右(仅淮滨、新蔡两县每年损失即达1200万元)。省内排污还造成省际纠纷,如1994年7月淮河干、支流开闸泄洪,使下游河水严重污染,直接经济损失超亿元,造成10万人饮水困难。
工业污染不仅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而且直接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工业污染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污染和噪声污染。
一、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工业布局合理:工厂不宜过分集中,以减少一个地区内污染物的排放量。
2、区域采暖和集中供热:用设立在郊外的几个大的、具有高效率除尘设备的热电厂代替千家万户的炉灶,以消除煤烟。
3、减少交通废气的污染:改进发动机的燃烧设计和提高汽油的燃烧质量,使油得到充分的燃烧。
4、改变燃料构成:实行燃煤向燃气的转化,同时加紧研究和开辟其它新的能源,如太阳能、氢燃料、地热资源等。
5、绿化造林:茂密的丛林能降低风速,使空气中携带的大粒灰尘下降,树叶表面粗糙不平,能吸附大量飘尘。
二、水污染防治措施:
1、坚持有法必依,尤其要做到“三同时”和限期治理。对于水污染控制,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中都有明确的规定。一是坚持污染防治设施与生产企业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同时”。只要真正坚持了“三同时”,许多污染物就会得到有效的控制,也就做到了预防为主。二是对原有污染进行治理,对于污染严重的,要依法进行限期治理,对限期治理不达标或拒不进行治理的企业,要依法责令其停产或关闭。
2、推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两个方面。清洁生产是国内外二十多年环境保护工作经验的总结,它着眼于全过程的控制,具有环境和经济双重效益。推行清洁生产,是深化中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3、坚持分散治理和集中控制相结合。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污染源,如家庭污染源的污染物种类基本相同,有些污染源的污染物种类又有很大区别,如造纸废水和电镀废水就大不一样。对家庭这样的污染源就应该采取集中治理的方法解决污染问题;而对于那些有特殊污染物的污染源,则必须采取分散治理的方法。
4、提高废水处理技术水平。工业废水处理正向设备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处理方法,包括用以进行沉淀和曝气的大型混凝系统也在不断地更新。近年来广泛发展起来的气浮、高梯度电磁过滤、臭氧氧化、离子交换等技术,都为工业废水处理提供了新的方法。5、在生产和生活中大力提倡节约用水。首先是厂矿企业要不断提高节水意识,积极采用先进的节水工艺设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其次是广大居民和社会各界都要增强节水观念,千方百计节约水资源。
三、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1、生物防治,土壤污染物可以通过生物降解或吸收而净化土壤。研究分离和培育新的微生物品种,以增强生物降解作用。这是提高土壤净化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某些鼠类和蚯蚓对一些农药也有降解作用。羊齿类铁角蕨属的一种植物,有较强的吸收土壤中重金属的能力,对土壤中镉的吸收率可达10%,连种多年,可降低土壤含镉量。应用微生物和其它生物降解各种污染物的处理技术尚需进一步探索。
2、施加抑制剂,轻度污染的土壤施加某些抑制剂,可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方向,促进某些有毒物质的移动,淋洗或转化为难溶物质而减少作物吸收。常用的控制剂有石灰、碱性磷酸盐等。
3、控制氧化还原条件,水稻田的氧化还原状况,可控制水稻田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水稻田在还原条件下产生S2-与Cd2+,形成难溶解的CdS沉淀。铜、锌、铅等重金属元素均能与土壤中的H2S,产生硫化物沉淀。因此,加强稻田的水灌管理,可有效地减少重金属的危害。
4、增施有机肥,改良砂性土壤,有机胶体和粘土矿物对土壤中重金属和农药有一定的吸附力。因此,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砂性土壤,能促进土壤对有毒物质的吸附作用,是增加土壤容量,提高土壤自净能力的有效措施。
5、改变耕作制,改变土壤环境条件,可消除某些污染物的毒害。DDT和六六六在旱田中降解速度慢,积累明显,残留量大。改水田后DDT降解加快,仅1年左右土壤中残留的DDT已基本消失。所以实行水旱轮作,是减轻或消除农药污染的有效措施。
6、换土、深翻、刮土,被重金属与难分解的农药严重污染的土壤在面积不大的情况下,可采用换土法,这是目前彻底清除土壤污染的最有效手段,但是对换出的污染土壤必须妥善处理,防止次生污染。此外也可进行深翻,将污染的土壤翻到下层,掩埋深度应根据不同作物根系发育特点,以不致污染作物为原则。
四、工业污染防治解决方案如下:
1、制定和实施正确的产业政策,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减少环境污染。
2、严格限制和禁止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工业;对于污染危害较大的企业、行业和区域进行限期治理。
3、扶持企业提高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和综合利用能力。
4、在污染密集型的基础工业建设中,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尽量在生产过程中防治污染。
5、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适用技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经济有效地解决工业污染问题,大力推广和使用各种无废少废、节水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发展集约化工业生产。
6、加强企业技术改造,通过内涵扩大再生产,努力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增强企业防治污染的能力。
7、根据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的原则,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正确布局工业生产力,由分散治理向集中控制转化,走社会化控制污染的道路。
工业污染无来法预防,只能减轻,下源面是方法
将排放细颗粒物和前体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行业作为工业污染源治理的重点,包括:火电、冶金、建材、石油化工、合成材料、制药、塑料加工、表面涂装、电子产品与设备制造、包装印刷等。工业污染源的污染防治,应参照燃煤二氧化硫、火电厂氮氧化物和冶金、建材、化工等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具体内容.应加强对各类污染源的监管,确保污染治理设施稳定运行,落实企业环保责任。
工业企业排气是大气主要污染源,排放量大而且较集中,排放物质组成复杂,版主要包括燃烧排放的权废物和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以及各类矿物和金属粉尘等。其中以煤、石油和天然气燃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氧化物、氟化物以及各种有机化合物气体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