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银联闪付被315点名 最新回应:风险比率只有千万分之二 真相如何?】3月15日,“3·15”晚会曝光银联银行卡默认开通“闪付”功能,存在被盗刷风险。一时间,“隔空盗刷”风险再次引起民众担忧。16日,银联立即发表声明回应闪付便捷又安全,称“隔空盗刷”是极少数个案,且是公安机关重点打击的犯罪行为,如若发生盗刷,支持风险全额赔付。
3月15日,“3·15”晚会曝光银联银行卡默认开通“闪付”功能,存在被盗刷风险。
一时间,“隔空盗刷”风险再次引起民众担忧。16日,银联立即发表声明回应闪付便捷又安全,称“隔空盗刷”是极少数个案,且是公安机关重点打击的犯罪行为,如若发生盗刷,支持风险全额赔付。
事实上,稍加留意不难发现,除了此次在全国消费者权益日被“点名”,“隔空盗刷”近几年常出现在大众媒体报道中,但若没有解释清楚该项技术,反而会无意中放大了事件的危害性,也容易引起民众恐慌。
业内人士指出,“隔空盗刷”不仅发生概率低,由于有单笔1000元的限额,可获取的资金少,且属于违法行为,对违法犯罪分子来说,吸引力不大。此外,如若用户不习惯可自行选择自主关闭或者恢复。
就在2018年6月,银联小额免密免签(“双免”)提额,单笔限额300元提升至1000元,多家银行也相继跟进提额。
银联:“隔空盗刷”是极少概率,风险全额赔付
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银联银行卡默认开通闪付功能,存在被盗刷风险。据测试,具有“闪付”功能的银行卡在消费的时候,不用输入密码、不用签字,只需要将卡片靠近POS机就能迅速完成交易。
央视记者发现,大多银行在办理银行卡时默认开通“闪付”功能,一些网络卖家利用其他产品信息作掩护,在网上可以购买到支持银联免密支付的POS机,将这种从网上购买的POS机与银行卡间隔5厘米,即便将带有闪付功能的银行卡装入外套口袋,放入包内口袋,在不用接触卡片的情况下,都可以成功完成支付。
银联“闪付”被点名存在安全隐患之后,引发民众广泛关注。
3月16日,中国银联官方声明回应称:银行卡闪付既便捷又安全,在国际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隔空盗刷”是极少数个案。
在上述声明中,可以简单捋一下银联的意思:
“隔空盗刷”是极少数概率,统计显示2015年业务开通以来风险比率为千万分之二,远低于万分之一点一六的行业平均交易欺诈率;
中国银联已联合各商业银行建立了“风险全额赔付”保障机制,对于客户发生的盗刷风险损失,持卡人挂失前72小时内全额赔付,超过72小时经确认为盗刷损失的,也将获得全额赔付;
知情权充分保障。小额免密免签是一项行业规则,中国银联和商业银行通过官网公告、领卡合约、发卡章程、持卡人权益告知书、手机银行、微信公众号、短信等渠道向持卡人进行了告知;用户用不习惯可自行方便自主关闭或者恢复。
“隔空盗刷”是非法犯罪,公安机关重点,银联全力配合公安机关继续加大对POS机非法买卖等银行卡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持续督促收单机构加强POS终端管理。
事实上,为了加大“科普”力度,去年7月中旬,银联官方技术团队发布了一系列图文,从小额双免的定义、交易特征、使用场景、选择权、知情权、安全性等诸多方面做了解释。
对于安全性,银联技术团队这样解释:1、金融芯片具有高安全性;2、特定商户经过严格筛选,也就是说确保用卡环境安全可靠;3、单日累计免密限额一般在3000元以内(各发卡行有差异),交易额度风险可控;4、交易数据配备智能风控技术,可高效识别可疑;5、风险全赔付,挂失前72小时内被盗刷金额全额赔付。
双免欺诈率远低于传统银行卡业务总体欺诈率
稍加留意不难发现,除了此次在全国消费者权益日被“点名”,“隔空盗刷”近几年常出现在大众媒体报道中,但若没有解释清楚该项技术,反而会无意中放大了事件的危害性,也容易引起民众恐慌。
上述银联专家团队列举数据,2017年双免欺诈率是0.18个百分点,而传统银行卡业务总体欺诈率1.36个百分点,并指出,“隔空盗刷”不仅发生概率低,由于有单笔1000元的限额,可获取的资金少,且属于违法行为,对违法犯罪分子来说,吸引力不大。
事实上,这也是多位业内人士的共识。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因盗刷产生的资损,已经大幅降低。而且,正是移动互联网及移动支付技术成熟和应用产品的快速发展,“闪付”功能快速崛起并加速推开。
“传统的银行卡支付,消费者都要将银行卡交与收银员来完成,更容易遭遇到不法收银员对银行卡的犯罪行为,很多银行卡的信息都是在这个流程上泄露的,同时由于POS机的流程要求,消费者刷卡后还要输入密码、在签购单上签字,这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快速的生活节奏,尤其是与很多小额高频消费模式甚至有些格格不入了。”卡行业的资深观察人士董铮称。
据他介绍,中国银联在2015年正式推出金融IC卡的小额支付“免密免签”业务,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这一业务已经被市场所接受,2017年末全国可接受非接触支付的POS受理终端超过了1300万台,全年使用“免密免签”业务交易笔数超过了6亿笔,同比增长了300%,交易金额超过百亿元;“闪付”这类非接触支付方式,也广泛出现在国外支付交易中。
抢夺移动支付市场,美团、滴滴、摩拜等也争开免密闪付
为了方便用户更快捷简单地进行支付,用户在一些消费交易场景属性强的平台,比如各大电商平台,本地生活平台美团、出行叫车服务平台滴滴,甚至共享自行车平台摩拜,一旦产生资金交易、进行支付环节都会被提醒,“是否开通免密支付”。
此前,券商中国记者就双免应用场景日益广泛的问题采访一位股份行零售业务人士时,对方告知,“风控标准调整了,额度放大,用户便捷刷单准入变低了,但是它是安全的,它的安全一方面是技术标准已经非常成熟;另一方面是因一旦支付环节的漏洞,用户拿着交易流水、小票等凭据,完全可以找到赔付的地方,索要合理合法的利益。”
“安全性、风险可控是一个支付技术产品首先要考虑。”上述人士解释。去年4月起,央行发布条码支付规范(试行)通知,就配套印发了《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列出了详细的交易验证方式要素要求。
而一些用户,通过互联网产品如美团、滴滴绑定了小额“双免”的功能授信,也可以在APP进行解除。比如美团“闪付”解绑,可以点击进入“我的”—“闪付”—“闪付卡管理”进行操作。
央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末,财付通和支付宝的用户渗透率持续上升,双寡头格局持续凸显;其它用户渗透率较靠前的支付品牌还有京东钱包(9.5%)、银联云闪付(9.3%)等。
在移动支付中,小额高频特征非常明显,比如中国银联,在过去两年,300元以上金额交易数同比快速增长,其2017年信用卡实现POS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7.5%;从单笔交易金额区间上看,300元至5万元的中等金额交易笔数同比增幅超过20%。
相关报道>>>
不要密码钱被隔空刷走!央视曝光后银联最新回应 请注意卡上这两个字
还敢用吗?315点名银行卡“闪付”变“闪没” 中国银联紧急回应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责任编辑:DF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