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理论密度大约在2.5-2.7之间
毛体积密度约在2.4-2.6之间吧
也不是特别精确
根据沥青用量与矿料级配的不同有变动
中文名称: 沥青
英文名称: bitumen
英文名称2: asphalt
理化特性
提炼物: 煤和石油
主要成分:
含量:99.48%。
外观与性状: 黑色液体, 半固体或固体。
沸点(℃): <470
相对密度(水=1): 1.15-1.25
闪点(℃): 204.4
引燃温度(℃): 485
爆炸下限%(V/V): 30(g/立方厘米)
溶解性: 不溶于水,不溶于丙酮、乙醚、稀乙醇,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 融解氢氧化钠
主要用途: 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
健康危害:沥青及其烟气对皮肤粘膜具有刺激性,有光毒作用和致肿瘤作用。我国三种主要沥青的毒性:煤焦沥青>页岩沥青>石油沥青,前二者有致癌性。沥青的主要皮肤损害有:光毒性皮炎,皮损限于面、颈部等暴露部分;黑变病,皮损常对称分布于暴露部位,呈片状,呈褐-深褐-褐黑色;职业性痤疮;疣状赘生物及事故引起的热烧伤。此外,尚有头昏、头胀,头痛、胸闷、乏力、恶心、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和眼 、鼻、咽部的刺激症状。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
清除:如果衣服不小心染上沥青可试试用氢氧化钠清洗..
沥青分类
沥青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
一、煤焦沥青:煤焦沥青是炼焦的付产品,即焦油蒸馏后残留在蒸馏釜内的黑色物质。它与精制焦油只是物理性质有分别,没有明显的界限,一般的划分方法是规定软化点在26.7℃(立方块法)以下的为焦油,26.7℃以上的为沥青。煤焦沥青中主要含有难挥发的蒽、菲、芘等。这些物质具有毒性,由于这些成分的含量不同,煤焦沥青的性质也因而不同。温度的变化对煤焦沥青的影响很大,冬季容易脆裂,夏季容易软化。加热时有特殊气味;加热到260℃在5小时以后,其所含的蒽、菲、芘等成分就会挥发出来。
二、石油沥青:石油沥青是原油蒸馏后的残渣。根据提炼程度的不同,在常温下成液体、半固体或固体。石油沥青色黑而有光泽,具有较高的感温性。由于它在生产过程中曾经蒸馏至400℃以上,因而所含挥发成分甚少,但仍可能有高分子的碳氢化合物未经挥发出来,这些物质或多或少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
三、天然沥青:天然沥青储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矿层或在地壳表面堆积。这种沥青大都经过天然蒸发、氧化,一般已不含有任何毒素。
沥青材料分为地沥青和焦油沥青两大类。地沥青又分为天然沥青和石油沥青,天然沥青是石油渗出地表经长期暴露和蒸发后的残留物;石油沥青是将精制加工石油所残余的渣油,经适当的工艺处理后得到的产品。焦油沥青是煤、木材等有机物干馏加工所得的焦油经再加工后的产品。工程中采用的沥青绝大多数是石油沥青,石油沥青是复杂的碳氢化合物与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混合物。通常沥青闪点在240℃~330℃之间,燃点比闪点约高3℃~6℃度,因此施工温度应控制在闪点以下。
★危害★:
沥青是一种棕黑色有机胶凝状物质,包括天然沥青、石油沥青、页岩沥青和煤焦油沥青等四种。主要成分是沥青质和树脂,其次有高沸点矿物油和少量的氧、硫和氯的化合物。有光泽,呈液体、半固体或固体状态,低温时质脆,粘结性和防腐性能良好。
四种沥青中以煤焦油沥青危害最大。在电极焙烧炉制作中要排出大量的沥青烟。由于沥青中含有荧光物质,其中含致癌物质3.4苯并芘高达2.5%一3.5%,高温处理时随烟气一起挥发出来。沥青烟气是黄色的气体,其中试焦油细雾粒。经测定电极焙挠炉排出的沥青烟气中含3,4苯并芘为1.3—2mg/立方米
沥青烟和粉尘可经呼吸道和污染皮肤而引起中毒,发生皮炎、视力模糊、眼结膜炎、胸闷、腹病、心悸、头痛等症状。经科学试验证明,沥青和沥青烟中所含的3,4苯并芘是引起皮肤癌、肺癌、胃癌和食道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受沥青污染的空气中生活,易致免疫力下降。
沥青及其烟气中是主要成分酚类、化合物、蒽、萘、吡啶等对皮肤粘膜具刺激性,涂以30%
煤焦油沥青甲苯溶液涂皮3次,局部继炎症之后呈现角化过度与皲裂
沥青及其所含蒽、菲、吡啶等均系光毒物,在紫外线作用下可引起光生物效应。沥青所致光
化学反应系沥青在有氧条件下通过光能作用所发生的光化学反应,反映生成的自由基、过氧
化物引起细胞损伤,故是一种非免疫性疾病。
动物复制出沥青癌。我国用小鼠涂皮实验也见沥青可致皮肤癌。多为磷状上皮癌,少数为角
化乳突瘤。一般认为煤油沥青致癌性最强,天然沥青不具致癌性,对石油沥青的致癌性则有
意见尚不一致。
煤焦沥青涂皮对动物体重增长的影响比石油沥青为明显,而煤焦沥青皮肤涂搽又比其烟雾吸
入对动物的危害为大。提示煤焦沥青对动物有一定的全身作用,其作用程度与吸收途径有
关。
临床
6.1 皮肤损害
6.1.1 光毒性皮炎 本病常于接触沥青粉尘或烟气,并暴露于日光后发病。日晒后数分钟到
1-2d(多数为数小时)即可发病。皮损限于面部、颈后等暴露部位,尤以眼睑与颧颊部为
著。皮损呈晒斑型表现为界限清晰的红鲜红斑,常伴有水肿,严重时出现水疱、大疱,甚至
糜烂、渗液。皮损于1-2d内达到高峰,一般停止接触3-5d迅速消退,局部附有轻度糠样鳞
屑,常继发暂时性轻度色素沉着。自觉灼痛,个别轻度瘙痒。
6.1.2 黑变病 极常见。本病常对称分布于面、颈部暴露部位,前臂也波及。特别好发于眼
周、颞部、前额发际与内皆角,次诶鼻旁颊部与口周。皮损多呈片状,色泽偏深,呈褐-深
褐-褐黑色,有时稍带褐红或淡紫色。其大小,形状不一,边缘多数模糊。前臂的色素沉着
常以毛孔为中心,受累毛孔轻度角化;有时淡褐带灰紫色色素沉着斑与正常皮肤相间,交杂
成云雾状。
一立方米沥青混凝土大概等于3吨。
解:因为沥青混泥土的密度ρ=3000千克专/立方米,沥青混泥土的体属积V=1立方米,
那么根据公式质量=体积x密度这个公式,可得
沥青混泥土的质量=沥青混泥土的体积x沥青混泥土的密度
=1立方米x3000千克/立方米
=3000千克=3吨。
即一立方米沥青混凝土重量为3吨。
(3)沥青密度扩展资料:
1、质量、体积和密度之间的关系
(1)密度计算公式:密度=质量/体积,即ρ=m/V。
(2)质量计算公式:质量=体积x密度,即m=ρV。
(3)体积计算公式:体积=质量/密度,即V=m/ρ。
2、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3、混泥土性质
(1)和易性
混凝土拌合物最重要的性能。它综合表示拌合物的稠度、流动性、可塑性、抗分层离析泌水的性能及易抹面性等。
(2)强度
混凝土硬化后的最重要的力学性能,是指混凝土抵抗压、拉、弯、剪等应力的能力。水灰比、水泥品种和用量、集料的品种和用量以及搅拌、成型、养护,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3)变形
混凝土在荷载或温湿度作用下会产生变形,主要包括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收缩和温度变形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质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混泥土
沥青可以从松油和焦油获得,也有以矿物形式存在的沥青。沥青加热时变粘稠,冷却时变坚硬,古时用于建筑,也用来堵缝。要获得沥青,需将木材烧成木炭,从余烬中收集木焦油。在美索不达米亚,矿物形式的沥青基本上是以纯净的形式存在,可从地表沉积物中收集。巴勒斯坦也有这种沉积物。
苏美尔人使用沥青,巴勒斯坦的居民也使用沥青。在耶利哥城的发掘中,发现了一垛用沥青粘合的砖墙,其年代约为公元前2500年至2100年。沥青实际上主要是用作灰泥。巴比伦人作砖活儿时一般都用沥青作粘合剂;印度河谷的人(约公元前2500~2200年)也这样使用沥青。它常常跟烧过的砖和植物纤维混合使用以增加其强度。它除了用来保护砖房外,还用来绝缘,或用来作防潮层。古人在幼发拉底河上建了一座桥,其桥墩的没水部分,表面就涂了一层沥青,以防止腐蚀。
在古代,这种物质的另一个主要用途是使船不漏水:巴比伦的吉尔加麦西及《圣经》上的相应人物诺亚,都谨慎地在他们所乘船只的里层和外层涂上沥青。同样,摩西之所以能安全地到达埃及法老女儿的手中,也是因为他所乘坐的纸莎草摇篮,在放进河里以前用沥青处理过。在没有天然沥青的地方,人们用木焦油来捻船缝,例如,8至10世纪时的北欧海盗的船只,就是用木焦油处理过的绳子来捻缝。
现在,沥青的主要用途是拿来铺路。沥青最先用于这种目的可能是在巴比伦,在铺设供人们列队行进的马路时用它来作粘合剂。现在的柏油马路,是用沥青跟石子混合起来铺路面,再用压路机压平。麦克亚当虽然用自己的姓给这种方法命了名,却鼓吹用碎石铺路,压得很紧就行,无需粘合剂。事实上是特尔福德(1757~1834)发明的沥青路基。
沥青有天然沥青和人造沥青两类。密度一般在1.15-1.25左右,有光泽。在温度足够低时呈脆性,断面平正,呈介壳纹。粘结性、抗水性和防腐蚀性良好。可按其软化点、针入度、延度等而规定其标号。软化点低的称软沥青,中等的称中沥青,高的称硬沥青。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辅筑路面等。
沥青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熔化温度,所以没有熔点,一般指标为软化点,成分不同软化点也不同。蒸馏法石油沥青的软化点大于100℃,针入度约90-200。
沥青的比热容液态1.34kJ/(kg·℃) 固态1.67kJ/(kg·℃)
?
一、多种材料混合结构,按压实混合料干密度计算。单位:t/m3
1、水泥稳定土基层 水泥土 1.75
2、水泥砂 2.05
3、水泥砂砾 2.2
4、水泥碎石 2.1
5、水泥石屑 2.08
6、水泥石渣 2.1
7、水泥碎石土 2.15
8、水泥砂砾土 2.2
9、石灰稳定土基层 石灰土 1.68
10、石灰砂砾 2.1
11、石灰碎石 2.05
12、石灰砂砾土 2.15
13、石灰稳定土基层 石灰碎石土 2.1
(6)沥青密度扩展资料:
一、一般要求
1、热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集料最大粒径分,有特粗式,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五种。
2、沥青混凝土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应与分层压实层厚相匹配。
二、准备工作
1、应复查基层和附属构筑物质量,确认符合规范要求。施工材料经过试验合格后使用。机械需配套且有备用的,并保持状态完好。
2、沥青加热温度及沥青混合料拌制,施工温度应根据沥青标号,黏度,气候条件,铺筑层的厚度及下卧层厚度,按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的要求选用。当沥青黏度大,气温低,铺筑层厚度小时,施工温度宜用高限。
3、重要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宜先修100–200米的试验段,主要分试拌,试铺两个阶段,取得相应的参数。
三、拌制运输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必须在沥青拌合厂(场,站)进行。应有良好的防雨排水设施,并配备试验室,以保证质量合格。
城市主干路,快速路的沥青混凝土宜采用间歇式(分拌式)拌和机拌合。它具有自动配料系统,可自动打印每拌料的拌合温度,拌合时间,拌合量等参数。
沥青材料的相对密度为1.092
沥青有天然沥青和人造沥青两类。密度一般在1.15-1.25左右,有光泽。在温度足够低时呈脆性,断面内平正,呈介壳纹。粘容结性、抗水性和防腐蚀性良好。可按其软化点、针入度、延度等而规定其标号。软化点低的称软沥青,中等的称中沥青,高的称硬沥青。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辅筑路面等。
沥青密度: 1.15-1.25。
相对密度的测定:
1、用天平称出干燥的空瓶子的质量,并将其记为m1(克)。
2、在瓶子中灌满待测相对密度的液体,塞上瓶塞;用布或者吸水纸擦干瓶子表面;再称其质量,将其记为m2(克)。
3、将瓶子内的液体倒出,并用清水清洗干净。
4、将空瓶中装满水,塞上瓶塞并且擦干瓶子表面;称其质量,记为m3(克)。
5、利用下列公式计算。被测液体相对于水的密度为:ρ相对=(m2-m1)/(m3-m1)。
(9)沥青密度扩展资料:
沥青应用领域:
1、在土木工程中,沥青是应用广泛的防水材料和防腐材料,主要应用于屋面、地面、地下结构的防水,木材、钢材的防腐。
2、沥青是道路工程中应用广泛的路面结构胶结材料,它与不同组成的矿质材料按比例配合后可以建成不同结构的沥青路面,高速公路应用较为广泛。
1.0~1.1 g/cm3。
一般的沥青主要由四种组分组成: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当轻质组分如烷烃、芳香烃含量多时密度较低,沥青质含量多时密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