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对质量管理以百动态控制为主,采取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验收的管理办法。一切以数据说话,一切以书面为根据,做好事前预控,主动发现问题度,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进行动态控制。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抓“关键工序、重点部位”的质量控制,对工程施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从而有效的实现工程项目施工的全面内质量控制。
一、认真编制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
二、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合同管理
三、质量监控事前预防,施工操容作事先指导
四、动态控制,事中认真检查
五、事后验收,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1、随机检查施工承包单位的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是否持续有效运行。检查施工承包单位管理人员、质检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资质和持证上岗情况;
2、随机检查施工机械设备、测量、检验、计量设备的技术状况。
3、检查确认运到现场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质量,查验试验、化验报告单、出厂合格证是否齐全、合格,有权禁止不合格的材料、设备进入工地和投入使用。
4、对施工承包单位的试验室进行考核认定。
5、检查施工单位执行已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的状况,监督施工承包单位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施工规范要求施工,严格执行施工合同及强制性技术标准条文。
6、实施巡视、平行检查、旁站监理,对隐蔽工程、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7、对施工承包单位报送的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的工程质量验评资料进行现场检查、审核签认。
8、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及处理,监督整改方案的实施。
(2)监理质量控制扩展资料:
施工监理的职责:
1、组织领导项目监理处人员贯彻执行有关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履行委托监理合同负全面责任。
2、对监理处人员的工作进行领导、协调和监督检查。
3、负责监理处内部人员的分工,将其授予各专业监师的权限以书面形式通知被监理方。
4、主持编写项目工程监理规划,审查各专业监理实施细则。
5、组织审查施工承包商提出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施工进度计划以及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措施。
6、审核和确认总承包商提出的分包商。
7、在监理的过程中,代表公司对外联络与协调,作出相关决定,并对所作出的决定负责。
8、负责协调工程项目专业之间的主要技术问题,保证工程项目总体功能的先进、合理,充分体现设计意图。
9、审核并签署工程开工报告、停工令、复工令。
10、主持处理合同履行中的重大争议和纠纷,组织处理索赔事宜。
11、检查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投资的实际控制情况,验收分项、分部工程,签署工程款付款凭证和分部工程质量等级意见。
12、主持审核工程结算,签署工程竣工资料。
13、组织工程竣工预验收,签署建设监理意见,参加工程竣工验收。
14、主持编制、审核、签收监理月报。
15、督促整理合同文件和监理档案资料、并对档案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负责。
16、主持编写项目工程监理总结。
(一)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监理四大控制重点,监理公司将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最终达到合同质量目标。监理的质量控制需要业主的大力支持、协助和施工单位的主动配合。
1.工程质量控制的三个层次:
(1) 工程质量的一级控制是指施工单位的自控,它是通过企业内部的质量保证休系的有效运作而实现的。其质量控制的特点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它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基础。因此,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搞好内部的质量控制;
(2) 工程质量的二级控制是指监理公司的质量控制,它行使社会监督的职能,是在施工单位一级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和核验。工程竣工验收,由监理单位在工程分部分项验收的基础上对质量作出评定;
(3) 工程质量的三级控制是指质量监督站对工程质量的宏观控制,它行使政府监督职能,对工程验收的组织形式、验收程序、执行验收标准等情况及评定结果进行现场监督。
2.质量的事前控制
(1)资格审查:
开工前,施工单位应把公司资质以及现场项目经理部成员、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等上报监理公司,经监理公司审查具备开工条件后方能开工。
(2) 设计图纸的审校工作:
施工单位必须认真地审核图纸,对于图纸的错、漏、碰、缺、含糊不清等问题,必须在施工之前提出并予以解决,监理公司会协助此工作。
(3)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拟建工程全过程中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性文件,监理将审查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其贯彻落实情况。对于重要的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先作详细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都必须事先提交监理一份,并经监理审定后方可执行。
质量控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防止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因此施工单位提交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措施必须可行、有效。
(4)技术交底工作:
各工种、工序施工前要作好技术交底工作。技术交底要有针对性,要落实到人,防止走过场、流于形式。
(5)材料的监理:
材料是质量的基础,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出厂合格证和抽样检测报告必须齐全。材料的取样、送检必须有监理人员参加。
(6)工程开工报告:
工程开工前,现场的机械设备应作好全面检修及必要的检测工作(如经纬仪、水准仪的检测等),并由施工单位填写“工程开工报审表”,报请监理公司审批。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确定的日期即为开工日期。应注意,开工报告的批准开工日期与合同开工日期无关。
(7)轴线及标高的核验:
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所提供的坐标点,把各轴线的引测、定位工作及各桩位、现有地坪高程等详细定出,再报请监理公司核验。施工单位应作好轴线及水准点的保护工作。
3.质量的事中控制
(1) 工程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是由许多工序的质量所形成的,为了达到单位工程的
质量目标,必须控制好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因此,工序质量的有效控制是质量控制的基础,本工程强调:每一道工序完成并经监理验收达到质量控制标准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工序质量验收必须办理签字手续,对未经监理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序,监理予以拒绝签认,工程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 隐蔽工程的验收制度:
对于需要隐蔽的项目,施工单位应于质量达到控制标准,并备齐各项质保和验评资料后,报请监理核验。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并签字同意隐蔽后方可进行隐蔽工程的施工。否则,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检查已隐蔽的工程,无论结果如何,经济损失均由施工单位承担。隐蔽工程验收,施工单位应提前通知监理公司,否则监理公司有权拒绝突发性的验收时间要求。
(3) 监理的工作方法: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在现场的工作方法将采用巡视和旁站相结合的方法,管理的对象是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而不是工人,管理的形式以口头通知和监理通知单为主;重大事件、事故和质量隐患还将以备忘录备案。
(4) 关于停工令: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当发现必须停工的事件时,总监理工程师在征得业主的同意后,有权发出停工指令,现场必须立即停止施工。
4.质量的事后控制:
(1) 当建筑实体质量发生缺陷时,特别是道路结构的质量,施工单位不得自行处理,应记录缺陷情况,并提出处理方法,报送监理公司,同意后方可处理。对于较大的质量问题,监理公司将通过业主报请设计单位和质量监督站共同处理。
(2) 质量的核验:
监理公司将按照现行的标准、规范和合同质量目标,对完成的分项工程质量进行核验,对达不到要求的,必须返工整改至符合要求。
(3) 内业资料:
在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认真研究工程的特点,对照验评标准正确地划分分项工程,以免造成验评资料的重大返工。
内业资料必须与工程实际进度相符,内业资料不得后补。当发生内业资料滞后时,监理公司的工序质量管理将不能正常进行,这将会妨碍工程的正常施工,请施工单位注意。
1、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 ;
工程施工过程应始终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监理不仅要对建设单位负责,也要对国家和社会负责,必须将质量第一的理念贯穿于建设项目的每个环节。分析在施工过程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将各种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
2、坚持质量标准;
工程质量检查要按合同的规定等级,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遵循现行的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采取相应的检验方法与检查手段,进行工程检查和质量等级评定。
3、坚持以人为核心;
人是工程施工的操作者、组织者和指挥者。在整个质量控制中,必须以人为核心。作为监理应首先考察施工企业的资质以及用于项目中的人员资质,此外,还要求施工企业要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工程项目管理责任制,保证工程质量的实现。
4、加强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监理;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监理,应以动态控制为主,事前预防为辅的管理方法,重点抓好事前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三个环节,做好提前预控,从预控角度主动发现问题,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进行动态控制,抓重点部位的质量控制,对工程施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从而有效的实现工程项目施工的全面质量控制。
(一)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监理四大控制重点,监理公司将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最终达到合同质量目标。监理的质量控制需要业主的大力支持、协助和施工单位的主动配合。
1.工程质量控制的三个层次:
(1) 工程质量的一级控制是指施工单位的自控,它是通过企业内部的质量保证休系的有效运作而实现的。其质量控制的特点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它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基础。因此,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搞好内部的质量控制;
(2) 工程质量的二级控制是指监理公司的质量控制,它行使社会监督的职能,是在施工单位一级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和核验。工程竣工验收,由监理单位在工程分部分项验收的基础上对质量作出评定;
(3) 工程质量的三级控制是指质量监督站对工程质量的宏观控制,它行使政府监督职能,对工程验收的组织形式、验收程序、执行验收标准等情况及评定结果进行现场监督。
2.质量的事前控制
(1)资格审查:
开工前,施工单位应把公司资质以及现场项目经理部成员、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等上报监理公司,经监理公司审查具备开工条件后方能开工。
(2) 设计图纸的审校工作:
施工单位必须认真地审核图纸,对于图纸的错、漏、碰、缺、含糊不清等问题,必须在施工之前提出并予以解决,监理公司会协助此工作。
(3)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拟建工程全过程中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性文件,监理将审查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其贯彻落实情况。对于重要的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先作详细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都必须事先提交监理一份,并经监理审定后方可执行。
质量控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防止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因此施工单位提交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措施必须可行、有效。
(4)技术交底工作:
各工种、工序施工前要作好技术交底工作。技术交底要有针对性,要落实到人,防止走过场、流于形式。
(5)材料的监理:
材料是质量的基础,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出厂合格证和抽样检测报告必须齐全。材料的取样、送检必须有监理人员参加。
(6)工程开工报告:
工程开工前,现场的机械设备应作好全面检修及必要的检测工作(如经纬仪、水准仪的检测等),并由施工单位填写“工程开工报审表”,报请监理公司审批。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确定的日期即为开工日期。应注意,开工报告的批准开工日期与合同开工日期无关。
(7)轴线及标高的核验:
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所提供的坐标点,把各轴线的引测、定位工作及各桩位、现有地坪高程等详细定出,再报请监理公司核验。施工单位应作好轴线及水准点的保护工作。
3.质量的事中控制
(1) 工程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是由许多工序的质量所形成的,为了达到单位工程的
质量目标,必须控制好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因此,工序质量的有效控制是质量控制的基础,本工程强调:每一道工序完成并经监理验收达到质量控制标准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工序质量验收必须办理签字手续,对未经监理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序,监理予以拒绝签认,工程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 隐蔽工程的验收制度:
对于需要隐蔽的项目,施工单位应于质量达到控制标准,并备齐各项质保和验评资料后,报请监理核验。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并签字同意隐蔽后方可进行隐蔽工程的施工。否则,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检查已隐蔽的工程,无论结果如何,经济损失均由施工单位承担。隐蔽工程验收,施工单位应提前通知监理公司,否则监理公司有权拒绝突发性的验收时间要求。
(3) 监理的工作方法: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在现场的工作方法将采用巡视和旁站相结合的方法,管理的对象是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而不是工人,管理的形式以口头通知和监理通知单为主;重大事件、事故和质量隐患还将以备忘录备案。
(4) 关于停工令: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当发现必须停工的事件时,总监理工程师在征得业主的同意后,有权发出停工指令,现场必须立即停止施工。
4.质量的事后控制:
(1) 当建筑实体质量发生缺陷时,特别是道路结构的质量,施工单位不得自行处理,应记录缺陷情况,并提出处理方法,报送监理公司,同意后方可处理。对于较大的质量问题,监理公司将通过业主报请设计单位和质量监督站共同处理。
(2) 质量的核验:
监理公司将按照现行的标准、规范和合同质量目标,对完成的分项工程质量进行核验,对达不到要求的,必须返工整改至符合要求。
(3) 内业资料:
在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认真研究工程的特点,对照验评标准正确地划分分项工程,以免造成验评资料的重大返工。
内业资料必须与工程实际进度相符,内业资料不得后补。当发生内业资料滞后时,监理公司的工序质量管理将不能正常进行,这将会妨碍工程的正常施工,请施工单位注意。
(一)准备阶段
根据设计图纸、施工验收规范及标准图集、有针对性的编写监理规划、监理细则,使各方有关人员通过这些细则,明了各分项、分部施工(包括工序)质量、控制内容、检查要点及如何操作等,有效地保证了监理项目部的监理工作质量。
(二)抓好事前控制,严把开工关
1、审查了施工单位的资质,现场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组织机构、人员、制度及特殊工种操作人员的资格、上岗证等。
2、仔细阅读施工图,认真参加图纸会审、审查图纸会审纪要,尽量将施工图中的疑点、难点解决在施工之前。
3、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包括轴线尺寸、水平标高进行现场复核。(
4、仔细审核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机械设备、人员组织满足要求后,方可开工。
5、在主要分项、分部或主要工序施工前对施工方进行监理交底,要求在施工前编制施工方案,使施工方明确在该分项、分部和该主要工序施工中应注意的质量重点控制内容,以便及早采取措施进行予控。
(三)严把原材料、半成品进场关
凡是进场原材料、半成品首先要进行书面检查,即查验合格证、准用证、质保单等,符合要求后进行外观检查,没有异常情况后监理见证取样送检测中心复检,做到材料进场先复检后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拒绝用于工程上。
本工程建筑材料合格证、质保单齐全,对钢材、水泥、石子、黄砂等主要建筑结构性材料都进行了进场后的抽检复验,全部达到合格要求。
(四)严格工序检查,强化过程控制
1、在施工监督过程中,强化了施工工序报验手段,做到先报验后施工,上道工序未经验收不得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对隐蔽工程的验收我们项目监理部尤其重视,现场监理人员对重点、关键部位进行了旁站监督,如现浇钢筋砼、梁、板、梯、屋面等。
2、在墙体施工中,我们抓了以下关键:一是砖的湿水;二是砂浆的正确拌制;三是砌筑的质量,其中砂浆的饱满度、粘结度、垂直平整度及拉结筋的设置作为关键来监督。
3、对于商品砼的质量监理,主要是见证砼坍落度试验和试块制作。在砼浇筑过程中,要求按预定的浇筑顺序施工,避免出现人为的施工缝。经常提醒操作人员按要求插拔震动器,使砼震捣密实,内实外光。在规定的养护时间内督促、检查砼浇注完后路面养护情况。并形成记录。
4、冬季施工,气温较低,砼浇灌、砌体砌筑、墙壁抹灰等都不易保证质量,因此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冬季施工方案,提前预防,避免冻害发生。对重要工程部位及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分部工程制定质量预检措施。
5、针对施工过程出现的问题,监理组依照监理合同和监理规范,协助施工单位健全、加强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意识,督促施工单位及时进行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利于召开工地例会、日常检查等时机,将一些新的规范、标准向施工人员介绍;协调施工各方之间的关系,促使各方相互沟通、配合,同心协力将高质量、高水平的产品交付给业主。
6、针对设计图纸修改问题,监理组会同施工单位将施工图纸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业主向设计单位反映,以便设计单位及时作出修改,减少材料、人工等的浪费,并通过业主督促有关设计人员经常到施工现场了解情况,与施工单位多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以利于有效地保证工程如期完成。
(五)加强事后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合同要求
1、本工程在施工全过程中没有发生质量事故,一般性质量问题,施工单位通过自查、自检后内部整改;另一方面,通过监理检查发现后通知施工单位整改。
2、要求施工单位做好已完工程的成品保护工作。
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
1.随机检查施工承包单位的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是否持续有效运行。检查施工承包单位管理人员、质检人员、特
种作业人员的资质和持证上岗情况;
2. 随机检查施工机械设备、测量、检验、计量设备的技术状况;
3. 检查确认运到现场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质量,查验试验、化验报告单、出厂合格证是否齐全、合格,有权禁
止不合格的材料、设备进入工地和投入使用。
4. 对施工承包单位的试验室进行考核认定;
5. 检查施工单位执行已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的状况,监督施工承包单位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施工规范要
求施工,严格执行施工合同及强制性技术标准条文;
6. 实施巡视、平行检查、旁站监理,对隐蔽工程、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7. 对施工承包单位报送的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的工程质量验评资料进行现场检查、审核签认。
8. 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及处理,监督整改方案的实施。
施工进度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
1. 审批施工承包单位报送的施工进度计划和年、季、月施工进度计划;
2. 通过召开例会、专题协调会等方式检查、分析施工进度计划、实施情况;
3. 采取调整措施,要求施工承包单位采取措施,改正工程进度滞后的状况;
4. 正确处理工程暂停、工程复工申请、工程延期申请等事件,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施工投资(造价)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
1.做好工程计量及工程款支付申请的审核批准工作;
2.做好工程变更的协调、评估、审核、批准工作;
3.认真处理工程费用索赔事件。
竣工验收阶段的监理工作
1.督促施工承包单位做好工程收尾工作及竣工验收资料、结算资料的准备工作;
2.组织施工承包单位对各单位(子单位)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
3.审核施工承包单位的竣工验收资料及工程结算资料;
4.协助建设单位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及工程质量监督备案申报工作。
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1.旁站: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实施全过程现场跟班的监督;
2.见证:对某道工序(如取样)全过程完成情况的监督;
3.巡视:对正在施工的部位或工序在现场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
4.平行检验:项目监理部利用一定的检查或检测手段,在施工承包单位自检基础上,按照一定比例独立进行的检查或
检测活动。监理人员在实施上述各种措施过程中,均可以通过记录、询问、测量、拍照、摄像等办法,如实记载工程实施过
程的实际情况,以实现可追溯性。同时,在实施上述各种措施的基础上,对发现的问题,监理单位一般还要采取以下措施;
5.签发指令性文件,如《监理通知》、《工程暂停令》、《复工指令》等;
6.与建设单位沟通,以《备忘录》、《监理月报》的形式完成;
7.召开监理例会、专题协调会并形成会议纪要。
质量控制措施
1.一条原则:
工程质量控制是整个监理工作的重点,与进度和工程计量相互制约,监理工程师监督承包单位按合同、技术规范、设计
图纸要求施工,是监理工作的原则。
2.三个阶段:
(1)施工准备阶段:
审查施工单位配备人力、材料、械设备是否合理,审查拟定施工方案、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原材料检验、设备进厂的检验。
(2)施工阶段:通过旁站及平行检查施工单位安装工艺是否按规范和经审批的方案进行,并对施工过程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抽查。
(3)成品验收阶段:通过检测和验评该分项或分部已完成工程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质量标准和允许误差范围。
3.四个手段:
(1)检查:施工过程中对重点的项目和部位实施必要的跟踪检查,检查施工过程中材料及设备与批准的是否符合;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按批准的方案、技术规范要求。
(2)测量:监理工程师对安装的设备进行实测实量验收,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修正,无法修正的要求返工。
(3)试验:对各种材料监理人员按规范要求抽查试验,施工单位要提供条件。
在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对质量管理以动态控制为主,采取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验收的管理办法。一切以数据说话,一切以书面复为根据,做好事前预控,主动发现问题,对重制点部位、关键工序进行动态控制。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抓“关键工序、重点部位”的质量控制,对工程施知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从而有效的实现工程项目施工的全面质量控制。
一、认真编制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
二、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合同管理
三、质量监控事前预防,施工操道作事先指导
四、动态控制,事中认真检查
五、事后验收,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的方法
1、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或报表
这是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与控制的重要途径。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审查进入施工现场的分包单位的资质证明文件,控制分包单位的质量。
(2)审批施工承包单位的开工申请书,检查、核实与控制其施工准备工作质量。
(3)审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计划。
(4)审批施工承包单位提交的有关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质量证明文件(出厂合格证、质
量检验或试验报告等)。
(5)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反映工序施工质量的动态统计资料或管理图表。
(6)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有关工序产品质量的证明文件(检验记录及试验报告)、工序交接
检查(自检)、隐蔽工程检查、分部分项工程检查报告等文件、资料。
(7)审批有关设计变更、修改设计图纸等。
(8)审核有关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等的技术鉴定书,审批其应用申请报告。
(9)审批有关工程质量缺陷或质量事故的处理报告。
(10)审核与签署现场有关质量技术签证、文件等。
2、现场质量监督与检查
(1)现场监督检查的内容
A、开工前的检查。主要是检查开工前准备工作的质量,能否保证正常施工及工程施工质量。
B、工序施工中的跟踪监督、检查与控制。主要是监督、检查在工序施工过程中,人员、施工机械设备、材料、施工方法及工艺或操作以及施工环境条件等是否均处于良好的状态,是否符合保证工程质量的要求,若发现有问题应及时纠正和加以控制。
C、
对于重要的和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例如预应力张拉工序),还应在现场进行施工过程的旁站监督与控制,确保使用材料及工艺过程质量。
D
、工序产品的检查、工序交接检查及隐蔽工程检查。在施工单位自检与互检的基础上,
监理人员还应进行工序交接检查。隐蔽工程须经监理人员检查确认其质量后,才允许加以
覆盖。
E、复工前的检查。当工程因质量问题或其他原因,监理指令停工后,在复工前应经监理人员检查认可,下达复工指令,方可复工。
F、分项、分部工程完成后,应经监理人员检查认可,签署中间交工证书。
G、对于施工难度大的工程结构或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施工对象,监理人员还应进行现场跟踪检查。
(2)现场质量检验的方法
对于现场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工序过程或工程产品质量进行检验的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即:目测法、检测工具量测及试法。
a、目测法。即凭借感官进行检查,也可以叫做感官性检验。这类方法主要是根据质量要求,采用看、摸、敲、照等手法对检查对象进行检查。
b、 量测法。就是利用量测工具或计量仪表,通过实际量测结果与规定的质量标准或规范的要求相对照,从而判断质量是否符合要求。量测的手法可归纳为:靠、吊、量、套。
c、试验法。指通过进行现场实验或实验室实验等理化试验手段,取得数据,分析判断质
量情况,包括:理化实验和无损实验或检验。理化实验是指工程中常用的理化实验,
包括各种物理力学性能方面的检验和化学成分及含量的测定等两个方面。无损测试或
检验指借助专门的仪器、仪表等手段探测结构物或材料、设备内部组织结构或损伤状态。 3、指令文件
所谓指令文件是表达监理工程师对施工承包单位提出指示和要求的书面文件,用以向施工单位提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请施工单位注意,以及向施工单位提出要求或指示其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等等。监理工程师的各项指令都应是书面的或有文件记载方为有效,并作为技术文件资料存档。如因时间紧迫,来不及做出正式的书面指令,也可以用口头指令的方式下达给施工单位,但随即应按合同规定,即使补充书面文件对口头指令予以确认。 4、规定的质量监控工作程序
规定双方必须遵守的质量控制工作程序,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工作,这也是进行质量监控的必要手段依据。 5、利用支付控制手段
这是国际上较通用的一种重要的控制手段,也是业主或承包合同赋予监理工程师的支付控制权。所谓支付控制权就是:对施工承包单位支付任何工程款项,均需由监理工程师开具支付证明书,没有监理工程师签署的支付证书,业主不得向承包方进行支付工程款。
(一)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监理四大控制重点,监理公司将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最终达到合同质量目标。监理的质量控制需要业主的大力支持、协助和施工单位的主动配合。
1.工程质量控制的三个层次:
(1) 工程质量的一级控制是指施工单位的自控,它是通过企业内部的质量保证休系的有效运作而实现的。其质量控制的特点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它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基础。因此,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搞好内部的质量控制;
(2) 工程质量的二级控制是指监理公司的质量控制,它行使社会监督的职能,是在施工单位一级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和核验。工程竣工验收,由监理单位在工程分部分项验收的基础上对质量作出评定;
(3) 工程质量的三级控制是指质量监督站对工程质量的宏观控制,它行使政府监督职能,对工程验收的组织形式、验收程序、执行验收标准等情况及评定结果进行现场监督。
2.质量的事前控制
(1)资格审查:
开工前,施工单位应把公司资质以及现场项目经理部成员、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等上报监理公司,经监理公司审查具备开工条件后方能开工。
(2) 设计图纸的审校工作:
施工单位必须认真地审核图纸,对于图纸的错、漏、碰、缺、含糊不清等问题,必须在施工之前提出并予以解决,监理公司会协助此工作。
(3)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拟建工程全过程中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性文件,监理将审查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其贯彻落实情况。对于重要的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先作详细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都必须事先提交监理一份,并经监理审定后方可执行。
质量控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防止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因此施工单位提交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措施必须可行、有效。
(4)技术交底工作:
各工种、工序施工前要作好技术交底工作。技术交底要有针对性,要落实到人,防止走过场、流于形式。
(5)材料的监理:
材料是质量的基础,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出厂合格证和抽样检测报告必须齐全。材料的取样、送检必须有监理人员参加。
(6)工程开工报告:
工程开工前,现场的机械设备应作好全面检修及必要的检测工作(如经纬仪、水准仪的检测等),并由施工单位填写“工程开工报审表”,报请监理公司审批。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确定的日期即为开工日期。应注意,开工报告的批准开工日期与合同开工日期无关。
(7)轴线及标高的核验:
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所提供的坐标点,把各轴线的引测、定位工作及各桩位、现有地坪高程等详细定出,再报请监理公司核验。施工单位应作好轴线及水准点的保护工作。
3.质量的事中控制
(1) 工程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是由许多工序的质量所形成的,为了达到单位工程的
质量目标,必须控制好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因此,工序质量的有效控制是质量控制的基础,本工程强调:每一道工序完成并经监理验收达到质量控制标准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工序质量验收必须办理签字手续,对未经监理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序,监理予以拒绝签认,工程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 隐蔽工程的验收制度:
对于需要隐蔽的项目,施工单位应于质量达到控制标准,并备齐各项质保和验评资料后,报请监理核验。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并签字同意隐蔽后方可进行隐蔽工程的施工。否则,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检查已隐蔽的工程,无论结果如何,经济损失均由施工单位承担。隐蔽工程验收,施工单位应提前通知监理公司,否则监理公司有权拒绝突发性的验收时间要求。
(3) 监理的工作方法: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在现场的工作方法将采用巡视和旁站相结合的方法,管理的对象是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而不是工人,管理的形式以口头通知和监理通知单为主;重大事件、事故和质量隐患还将以备忘录备案。
(4) 关于停工令: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当发现必须停工的事件时,总监理工程师在征得业主的同意后,有权发出停工指令,现场必须立即停止施工。
4.质量的事后控制:
(1) 当建筑实体质量发生缺陷时,特别是道路结构的质量,施工单位不得自行处理,应记录缺陷情况,并提出处理方法,报送监理公司,同意后方可处理。对于较大的质量问题,监理公司将通过业主报请设计单位和质量监督站共同处理。
(2) 质量的核验:
监理公司将按照现行的标准、规范和合同质量目标,对完成的分项工程质量进行核验,对达不到要求的,必须返工整改至符合要求。
(3) 内业资料:
在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认真研究工程的特点,对照验评标准正确地划分分项工程,以免造成验评资料的重大返工。
内业资料必须与工程实际进度相符,内业资料不得后补。当发生内业资料滞后时,监理公司的工序质量管理将不能正常进行,这将会妨碍工程的正常施工,请施工单位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