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镍工艺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1、电镀锌和电镀镍的工艺流程区别?

电镀铬是亮银色的,电镀镍是暗灰色的,虽然都是反光表面但是镀铬的表面更加接近于银白色。

2、电镀环保镍工艺流程

环保电镀镍工艺

电镀镍工艺

3、钨表面如何电镀镍?

业内人士都知道,模具的质量与制件质量紧密相关。许多模具(如压铸模)的表面必须进行电镀,以提高其耐蚀性、耐磨性、抗氧化性及硬度等性能。据慧聪表面处理网小编了解,传统的镀铬技术尽管工艺成熟,质量比较稳定,但因为六价铬是一种有毒的物质,严重污染环境。因此,消除污染,保护环境,清洁生产,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电镀镍钨合金是提高模具质量、延长模具寿命、清洁生产的良好选择。镍、钨金属硬度高、耐磨性好,与熔融态基体粘附温度高。镍钨合金镀层结晶细致光亮、耐磨性好,与基体结合力强、硬度高,高温下维氏硬度达到1000以上。该技术近年来受到各方的关注,将逐步取代模具电镀铬,但是,据慧聪网小编了解,该技术目前普遍存在镀层粗糙、不均、麻点等缺陷,严重制约其应用发展。下面就让小编为您解析模具电镀镍钨合金工艺配方及工艺流程。

镀液配方及工艺流程

镀液主要由钨酸钠、硫酸镍和柠檬酸钠组成,其含量分别为40~45gL、20~30gL、40~50gL。

工艺流程:

喷砂→检查→除油→清洗→电镀→检验

镀层质量缺陷及其原因分析

常见镍钨镀层质量缺陷是麻点较多,侧面及球面的镀层粗糙有白色颗粒,中央镀层与侧面、角部和R处严重不均,甚至角部、R处出现微细裂纹等。

4、急需电镀镍配方

BNB-95光亮镍工艺出光速度快、整平性能好,对杂质容忍能力强,分散能力优越,在较低电流密度区也能获得光亮的镀层。且镀层具有良好的柔韧性。
一、溶液组成及工艺条件
范围 最佳
硫酸镍 210-260g/L 240g/L
氯化镍 35-45g/L 40g/L
硼 酸 40-50g/L 45g/L
辅光剂 BNB-95A 8-12ml/L 10ml/L
光亮剂 BNB-95B 0.5-0.8ml/L 0.7ml/L
PH 4.0-4.5 4.4
温 度 50-60oC 55oC
DK 2.0-6.0A/dm2
过 滤 连续过滤
二、溶液配制
1、洗净备用槽,加入2/3体积纯水。
2、加入所需量的硫酸镍和氯化镍,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
3、用热水单独将硼酸溶解好后加入备用槽,充分搅匀。
4、加入2ml/L双氧水,继续搅拌加热至60oC。
5、在搅拌条件下,用碳酸镍或氢氧化钠(10%溶液)调PH至4.5-5.0。
6、加入2g/L粉末活性碳,搅拌2小时,静止8小时或过夜。
7、将溶液过滤至镀槽中,加纯水至接近最终体积。
8、用10%的硫酸将溶液PH调至2.5-3.0。
9、将溶液加温至55oC,用瓦楞板作阴极以0.5A/dm2电流密度电解至瓦楞阴极凹处无暗灰色为止。
10、加入所需量的添加剂,搅匀。加纯水至最终体积。调PH至工艺范围,试镀。

三、说明
1、添加剂的作用与补充
辅光剂BNB-95A:减少镀层内应力,增加柔韧性,提高镀液的分散能力和抗杂能力。
光亮剂BNB-95B:主光剂,控制镀层光亮度与整平度。
建议补充量: BNB-95A 100-150ml/1000A。H
BNB-95B 150-200ml/1000A。H
2、润湿剂的选择
本工艺可适当添加润湿剂W-1 0.1-0.3ml/L。
3、溶液转换
由其它光亮镍工艺转换成BNB-95工艺的程序一般比较简单,原溶液经双氧水-活性碳处理后,测定原光亮剂余量,酌情补加本工艺各类添加剂即可。转换时也可与本公司联系,本公司将免费为用户提供技术服务。

调整镀镍液大处理

稀硫酸调PH值至3-3.5。每升加3毫升双氧水,搅拌1小时,加温800C,保温2小时,加活性炭,每升3克,搅拌2小时,搅拌条件下加入氢氧化钠,提高PH值至5.5。静止4小时后过滤,用稀硫酸调PH值到正常值。

5、电镀银和电镀镍工艺上有区别吗?

应该相似,可能会有少部分区别,银相对稳定,得电子容易,镍金属活泼要注意

6、电镀镍工艺常见故障的原因与排除方法是什么?

我们通常把小的麻点叫针孔,前处理不良、有金属杂质、硼酸含量太少、镀液温度太低都会产生针孔,所以镀液维护及严格控制流程是关键所在。
1、麻坑(针孔)
麻坑是有机物污染的结果。大的麻坑通常说明有油污染。搅拌不良,就不能驱逐掉气泡,这就会形成麻坑。可以使用润湿剂来减小它的影响,我们通常把小的麻点叫针孔,前处理不良、有金属杂质、硼酸含量太少、镀液温度太低都会产生针孔,所以镀液维护及严格控制流程是关键所在。
2、粗糙(毛刺)
粗糙就说明溶液脏,经充分过滤就可纠正;PH太高易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应加以控制;电流密度太高、阳极泥及补加水不纯带入杂质,严重时都将产生粗糙(毛刺)。
3、结合力低
如果铜镀层未经活化去氧化层,铜和镍之间的附着力就差,就会产生镀层剥落现象。如果电流中断,有可能会造成镍镀层的自身剥落;温度太低,也会产生剥落现象。
4、镀层脆、可焊性差
当镀层受弯曲或受到某种程度的磨损时,通常会显露出镀层的脆性,这就表明存在有机物或重金属物质污染。添加剂过多,使镀层中夹带的有机物和分解产物增多,是有机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可用活性炭加以处理;重金属杂质可用电解等方法除去。
5、镀层发暗和色泽不均匀
镀层发暗和色泽不均匀,说明有金属污染。因为一般都是先镀铜后镀镍,所以带入的铜溶液是主要的污染源。重要的是,要把挂具所沾的铜溶液减少到zui低程度。为了除去槽中的金属污染,采用波纹钢板作阴极,在0.12~0.50A/d㎡的电流密度下,电解处理。前处理不良、底镀层不良、电流密度太小、主盐浓度太低,导电接触不良都会影响镀层色泽。
6、镀层烧伤
引起镀层烧伤的可能原因:硼酸不足、金属盐的浓度低、工作温度太低、电流密度太高、PH值太高或搅拌不充分。
7、沉积速率低
PH值低或电流密度低都会造成沉积速率低。
8、镀层起泡或起皮
镀前处理不良、中间断电时间过长、有机杂质污染、电流密度过大、温度太低、PH值太高或太低、杂质的影响严重时会产生起泡或起皮现象。
9、阳极钝化
阳极活化剂不足,阳极面积太小电流密度太高。

7、大家好,关于电镀镍与镀珞工艺

镀铬镀铬属于发展较晚的工艺,虽然早在1854年就有人从三价格槽液中镀得金属铬,1856年又发明从三价格槽液中镀铬的工艺,但是直到本世纪20年代,镀铬工艺才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镀铬工艺传到我国比较晚,有关镀铬知识的介绍和应用的记载大都是在30年代初期。我国对金属铬元素的介绍和命名直到19世纪60年代才开始进行。我国古代字典中虽然收有“铬”这一单字,但并不具有金属铬的含义。古代字典中“合”的含义有二:A剔发;B古代兵器名(相似于钩)。用“铬”字代表元素Cr,是利用现成汉字,而给予新的含义。1865年出版的《格物入门》里已经收有化学元素r符号,但没有汉语译名,也没有写出英文名。以后我过学者在翻译外国化学书籍时,曾试图用下列各种汉字代表Cr。1870年广州的何了然在《化学初阶》中定名为鏴,1873年北京同文馆的《化学指南》中定名为隶,1910年广州的《广东劝业报》上定名为“格罗谟。”1972年,我过的化学先驱者徐寿在编译的《化学鉴原》中定名为“铬”这一规定在当时的科技界所接受。但是用鏴表示Cr元素,在我国华南地区也应用过一段时间。直到本世纪初,广州出版的各种报刊中仍然用鏴字,如广州《实业报》第九期(1810年)就有《鏴养制法》一文,所谓鏴氧就是氧化铬。在第十期还发表《电气镀鏴法》一文(1908年)所谓镀鏴就是镀铬。在现代汉语中,铬字的古义已经消失。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里。铬专门用于表示金属元素Cr,注音为ge。而在古汉语中铬字有两个读音:luo和ge。从徐寿的化学元素命名原则和现代字典的规定,铬应当读ge(音同格)。有趣的是在电镀行业中大部分人都将镀铬读为读luo(音同落)早期镀铬文献由于镀铬属于晚期的工艺,在我国早期电镀书籍《电气镀金》,《镀金》等书中,不见有镀铬的介绍。在19世纪后期出版的“西学”书籍中也不见有镀铬的记载。我国最早介绍镀铬的文献是广州出版的《实业报》。该报第十期上有《电气镀铬法》一文,发表与光绪34年5月12日(1908年6月10日)。由于镀铬在国外尚处于试验阶段,因此我国在1908年前还不可能有镀铬的应用。当20年代镀铬在国外普遍应用后,进口产品不少采用镀铬,我国才知道这一新工艺。当时从广州,上海进口的洋货,如钟表,水箱,灯罩,“多见有镀铬者”。尤其是进口的电筒,包括简体和反光罩,“亦用镀铬代镀镍,”“镀铬表面坚滑鲜明,现银光色亮,较胜于镀镍,”直接对我国电筒业产生威胁。为了与外货抗衡,国货不得不迎头赶上,迫使我过电镀界开发这项新工艺。(括弧内文字为当时报刊语句)30年代时,镀铬在我国电镀业中已占有重要位置,但是关于镀铬的理论知识则很贫乏,只有极少数文章涉及镀铬早期应用镀铬的城市1931年,英商在天津开的华北电镀公司,在电镀工种中已包括镀铬,这是我国最早应用镀铬的记录。上海应用镀铬也开始与30年代初期,据上海电镀前辈的会议,上海诚錩电镀厂在1931年已应用镀铬。其中如中南电镀厂,外商的通用电镀厂,罗时电镀厂等,也属于应用最早的电镀厂。这些厂镀铬设备多来自国外。

8、纳米镍在电镀工艺上起到什么作用?

纳米镍在电镀厂工艺上主要是起到了一种防止危害的作用,对环境的污染非常的小。

9、表面处理工艺电镀镍和化学镀镍有什么区别吗

电镀镍是在由镍盐(称主盐)、导电盐、pH缓冲剂、润湿剂组成的电解液中,阳回极用金属镍,阴答极为镀件,通以直流电,在阴极(镀件)上沉积上一层均匀、致密的镍镀层。
化学镀又称为无电解镀,也可以称为自催化电镀。具体过程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水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被还原剂还原,并且沉淀到固态基体表面上的过程。

10、纳米镍在电镀工艺上起到什么作用?

纳米镍在电镀工艺上提供来源作用。电镀中为了使工件表面附着金属镍,而硫酸镍是电镀工艺中镍离子来源。所以硫酸镍在电镀中主要起到提供镍来源的作用。

与电镀镍工艺相关的资料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建筑业

家装业务员培训

2021-1-2 21:57:25

建筑业

筑龙教育

2021-1-2 21:57:3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