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contact,想法让它收敛;方法从网格上下手或者从边界条件上下手,找不收敛的原因。
另外,想法换成abaqus的explicit求解器。可以细聊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用型钢或钢板焊(或冷压)成钢截面,再通过外包回混凝土或内填混答凝土或通过连接件连接,使型钢与混凝土形成整体共同受力,通称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
优越性:现浇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及楼板需满堂红脚手架和满铺模板,而采用组合结构柱、钢与混凝土组合楼盖等可以克服这些缺点,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由于组合结构有节约钢材、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造价,抗震性能好,施工方便等优点,在工程建设中得到迅速发展。
我国对组合结构的研究与应用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目前有些已编入规范,有些已编成规程,对推动组合结构在我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钢骨混凝土扩展资料
国内外常用的组合结构有:
1、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楼板;
2、钢与混凝土组合梁;
3、型钢混凝土结构(也叫钢骨混凝土结构或劲性混凝土结构);
4、钢管混凝土结构;
5、外包钢混凝土结构等。
钢管混凝土结构在轴向压力下,混凝土受到周围钢管的约束,形成三向受压,抗压强度得到较大提高,故钢管混凝土被广泛地应用到高轴压力的构件中。外包钢结构在前苏联研究最早,应用最广泛,近年来我国主要在电厂建筑中推广使用了这种结构。
钢管混凝土结构和钢骨混凝土结构的适用范围:
1 宜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
2 混凝土应采取减少收缩的措施;
3 在钢管适当位置应留有足够的排气孔,排气孔孔径不应小于20mm;浇筑混凝土应加强排气孔观察,并应在确认浆体流出和浇筑密实后再封堵排气孔;
4 当采用粗骨料粒径不大于25mm 的高流态混凝土或粗骨料粒径不大于20mm 的自密实混凝土时,混凝土最大倾落高度不宜大于9m;倾落高度大于9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溜管等辅助装置进行浇筑;
5 混凝土从管顶向下浇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浇筑应有充分的下料位置,浇筑应能使混凝土充盈整个钢管;
2) 输送管端内径或斗容器下料口内径应小于钢管内径,且每边应留有不小于100mm 的间隙;
3) 应控制浇筑速度和单次下料量,并应分层浇筑至设计标高;
4)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对管口进行临时封闭。
6 混凝土从管底顶升浇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在钢管底部设置进料输送管,进料输送管应设止流阀门,止流阀门可在顶升浇筑的混凝土达到终凝后拆除;
2) 合理选择混凝土顶升浇筑设备,配备上下通讯联络工具,有效控制混凝土的顶升或停止程;
3) 应控制混凝土顶升速度,并均衡浇筑至设计标高。
JGJ 138-2016 组合结构设计规范(替代JGJ138-2001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范),建筑行业标准。适用于非地震区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到9度地震区的高层建筑、多层建筑和一般构筑物的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
YB 9082-2006 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替代YB 9082-97 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冶金行业标准。仅适用于多层、高层建筑和一般构筑物中内含实腹式钢骨的钢骨混凝土构件及其连接点的计算与设计。
两个都要看的,对于同样的构件两个规范的规定是一样的
假如混凝土里面包裹的是工字钢H型钢等,你就看《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JGJ138-2001、J130-2001)
钢骨混凝土构件(简称SRC)—— 根据《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YB9082定义为:
“配置钢骨、并按规定配置柔性钢筋的混凝土构件,有钢骨混凝土柱、钢骨混凝土梁、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和钢骨混凝土筒体等结构构件。”钢骨是具有刚度和承载力、并配置于混凝土构件中的钢构件。采用钢板材或型材焊接拼制而成,也可直接采用轧制钢型材。分为实腹式和空腹式两种形式。
常见钢骨混凝土结构有:钢骨混凝土框架、钢骨混凝土组合框架、部分组合框架(部分高度内为钢骨混凝土柱的钢框架,或部分高度内为钢骨混凝土柱的钢筋混凝土框架)、钢骨混凝土剪力墙、钢骨混凝土核心筒、钢骨混凝土组合核心筒、混合结构(由部分钢骨混凝土构件和部分钢构件或钢筋混凝土构件组成的结构)等。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其结构的构件是分别采用型钢(钢构件)和钢筋混凝土组合而成。其型钢(钢构件)或混凝土的构件均是单一的;而钢骨混凝土结构中的钢骨是配置于混凝土构件中的钢构件。
型钢混凝土
钢骨混凝土,就是在混凝土内含有型钢或者组合钢构件
比如,钢骨混凝土柱子,那内么就是中间可能容有一条工字钢,外面再扎一些柱子钢筋,然后浇筑混凝土,外表看起来就跟混凝土柱子一样,主要是中间多了钢骨。型钢就是里面的骨头,型钢也可以钢板焊接起来的钢构件代替。
构件尺寸如何标注,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啊,你要标注清楚柱子的截面大小,型钢的定位和尺寸
复劲性混凝土结构,制是利用型钢做骨架,外表面打栓钉,绑钢筋打混凝土或钢管内打混凝土,工程上多用于高层及超高层钢结构的地下室钢柱。劲性混凝土(又称型钢混凝土或劲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由混凝土、型钢、纵向钢筋和箍筋组成,基本构件为梁和柱。劲性混凝土组成结构分为全部结构构件采用劲性混凝土的结构和部分结构构件采用劲性混凝土的结构。劲性混凝土具有强度高、构件截面尺寸小、与混凝土握裹力强、节约混凝土、增加使用空间、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等优点。
钢骨混凝土梁即劲性钢筋混凝土梁,其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的构成为版三部分组成:①梁斜截面积权乘上混凝土的抗拉强度;②箍筋的总截面积乘上箍筋抗拉强度后在斜截面法向的分力;③钢骨(型钢)的截面积乘钢材的抗剪强度。
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其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的构成只有①、②两部分组成。
框架梁底部钢筋在跨中搭接了,补救的办法,跨中不能焊接的原因是此处弯矩最大.只要是少数几根,加上焊接牢固且焊接长度达到,一般问题不会很大.我所了解的是没有几个施工单位能完全按照规范施工。再说加几根长钢筋一般达不到超筋.甲方一般为了控制成本,都要求设计院按最低配筋率配筋。适筋破坏的配筋率还是有一个区间。
框架梁(KL)是指两端与框架柱(KZ)相连的梁,或者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现在结构设计中,对于框架梁还有另一种观点,即需要参与抗震的梁。纯框架结构随着高层建筑的兴起而越来越少见,而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梁主要则是参与抗震的梁。
由梁和柱连接而成的,梁柱交接处的框架节点应为刚接构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
接即梁的两端与框架柱(KZ)固定相连。框架梁的作用除了直接承受楼屋盖的荷载并将其传递给框架柱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根,就是它和框架柱刚接形成梁柱抗侧力体系,共同抵抗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水平方向的力。据建筑材料的不同,框架结构可分为:混凝土结构框架、钢框架、钢-混凝土(也称钢骨混凝土)框架。即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建筑钢材或者钢-混凝土(组合)制作框架梁或框架柱。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3-2011第7.1.3条规定,两端与剪力墙刚接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宜按照框架梁设计。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