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位的设计标抄准分为袭四个等级,车长不大于6米及车宽不大于1.8米的车,规范车与车之间间距为不小于0.5米,车与墙、车位端之间间距不小于0.5米;车长大于6米不大于8米,车宽大于1.8米不大于2.2米的话,车与车之间间距不小于0.7米等。回车路段的相应规范是满足一辆车一次性回转的需要
车位标准尺寸:
1、直车位尺寸标准:宽2.5米,长大于等于5米,一般标准是2.5m * 5.3m 为最佳标准停车位尺寸。
2、斜车位尺寸标准:宽2.8米,斜长达到6米,两斜线的垂直距离还是保持2.5米的标准。
停小型车为主的停车场,车位尺寸采用2.5~2.7×5~6米的尺寸,单车道回转车道宽度不小于3.5米,双车道不少于5米,停车场为安全起见或者可以停中大型车辆,多设置为6米以上。
一般小车位宽2.5米、长5.5米;
中巴车位宽3米、长8-10米;
大巴车位宽3.5米、长12.5-14.5米;
我国建筑规范中对车库内、停车容场设计标准规定得比较复杂,分为四个等级,虽然并没有规定所谓“标准车位尺寸”,但是规定了相应最低满足的尺寸;
如车长不大6米及车宽不大于1.8米的车,规范车与车之间间距为不小于0.5米,车与墙、车位端之间间距不小于0.5米;
车长大于6米不大于8米,车宽大于1.8米不大于2.2米的话,车与车之间间距不小于0.7米等;
回车路段的相应规范是满足一辆车一次性回转的需要,这实际上为不同类型的停车场提供了不同的尺寸松动。因此对于一般以停小型车为主的停车场来讲,车位尺寸多采用2.5~2.7×5~6的尺寸,而单车道回转车道宽度不小于3.5米,双车道不少于5米。
现在多数设计单位的车位尺寸是2400×5300.因规定车墙间间距是500。
主要看户型,物业,绿化,配套设施,停车位等。
一、停车位面积应按以下确定:
1、小型汽车露天停车场控制在25~30平方米/车位;
2、小型汽车室内停车库控制在30~35平方米/车位;
3、小型汽车路边停车带控制在16~20平方米/车位;
4、多层机械式停车应按产品样本和设计图纸核算;
5、摩托车停车位控制在2.7~3.6平方米/车位;
6、自行车停车位控制在1.5~1.8平方米/车位。
二、小区停车位的配比应该:
1、居住区应优先考虑地下停车,地面停车率不宜大于25%,地面停车不得占用小区公共绿地。
2、办公停车应充分利用地面空间,地面停车率不宜小于25%。
3、最新的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已调整为最低1:0.8。
4、按规定小区都是要配备车位的,甚至有的小区会将车位作为配套设施一起卖给用户,但是廉租房是不配置停车位指标的,在廉租房小区主入口处宜安排适当的访客临时停车位。
(3)停车位设计规范扩展资料
小区的停车位与一般的商业停车位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小区的停车位是作为配套设施纳入小区规划,然后报建、施工、交付使用的,停车位与住宅小区的主体建筑具有密不可分的主从关系,相对楼房来说,车库具有一定的附属性和非独立性。因此,小区内停车位可以出售,但不能脱离小区住宅房屋而单独买卖,也就是说非业主勿卖;
第二,按照建设部住宅小区规划建设的有关规定,住宅小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和公用配套设施的配建水平,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在住宅区需要建设一定数量的车位,规划部门是有明确规定的,开发商若不按规定建设停车位,其规划设计方案就不会得到批准。也就是说,规划部门要求开发商建停车位的目的,就是保证住宅小区内的居民车辆有地方停放,再直接一点说,这些停车位是供住宅小区内的居民使用的,非业主勿买。
表3中为根据规范条文、计算公式等算出的最小每停车位的面积,每辆车的内停车面积按通道两容侧均停车计算,但未计算坡道等建筑面积。
表3
最小每停车位的面积
注:此面积只包括停车和紧邻车位的面积,不是每停车位所需的车库建筑面积。小型车机动车库的所需建筑面积,国内外实例中已有比较接近的指标,大约每车位从27m2至35m2(包括坡道面积),结合国情,控制每车位在33m2以下是完全可行的。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如下:
1.地下车库平面布置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设计成半地下室形式,且地下停车库宜集中布置。半地下车库尽量减小地下部分埋深,并利用顶板上部绿化覆土荷载,减少或不采用抗拔桩,节省地下工程量。
全地下车库设计时,应尽量综合利用水浮力和上部荷载取值的平衡,减少桩基础抗浮,并控制绿化种植、综合管线埋设要求的最小覆土厚度,减少地库埋深。
2.地下车库适应的柱网尺寸
考虑停车效率与工程成本、车型适应范围,综合性最优柱网8.1m*8.1m,建议高档项目采用;经济柱网7.8m*8.1m,为节省成本,建议大部分项目采用此种尺寸,同时另设10%大型尺寸停车位,解决大型车停车问题。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短跨小柱距的结构方案,尤其是杭州、宁波等对停车位尺寸要求高的城市,虽然理论上停车效率较7.8m*8.1m方案,单车面积上升1.5平米左右,立柱数量增加近50%,但立柱对总成本影响甚微,且优点是层高可以降低200~300。
在地质情况复杂、水位较高且基坑维护条件较差的项目中,可以节省相当的开挖量和基坑支护费用,成本节约显著。但此柱网选用,须经过结合具体地库方案的经济性比较后采用。
3.地下车库面积优化设计
集中地库面积优化设计方法:
(1)使用效率最高的高效停车单元进行组合设计。高效单元是经设计研究优化的车道面积最小、停车效率最高、面积是4000平方米(一个消防分区)的设计模数单元。
方案规划设计阶段,增加地库适应性方案比较,使用地库停车标准,进行地库概念方案设计,调整住宅楼栋间距避免出现车辆单排布置、被动利用塔楼地下空间、支护间距预留不够等等问题。
(2)停车库端头优化停车布置设计:近端式停车布置,在近端的两跨比循环式布置可多停车7辆,因此,在满足规范50辆停车分组及防火间距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尽端式布置。
(3)规整地库外轮廓,减少无效建筑面积。
(4)充分利用地库角部空间,布置机房及竖向交通口。
(5)在满足分组(50辆)布置停车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竖向通道数量;鱼骨状排列为最经济布置方式。
5.车道宽度
(1)普通直线车道:单行车道宽度4米为宜,如考虑停车,车道最小宽度为5.5米;双行车道宽度6米,停车方式为垂直式后退停车;
(2)车库出入口宽度:单行车道宽度为4米,双行车道宽6米;
(3)直线坡道:一般单车道宽4米;防火疏散用单车道4米;双行车道宽6米,防火疏散用双车道7米;
(4)曲线坡道:一般单车道宽4米,双行车道宽7米。
6.车库出入口设计
(1)车库出入口宽度,国家规定最小宽度为单行车道3.5米,双行车道6米,万科项目设计常用数据,单行车道4米,双行车道宽6米。
(2)车库出入口数量,停车数量≤50辆,设置一个单车道出入口;51~100辆的地下车库或51~150辆的地上车库(含半地下车库),一个双车道出入口,或者两个单车道出口;>100辆的地下车库,两个单车道出口。
1、大车停车位:大车停车位宽4米,长度7米到10米,视车型定。
2、小车停车位:小车停车车位,宽度2.2米到2.5米,长度5米。
3、旁边道路小车:单面停车5米宽,双面6米,大车8米。
a:4:{i:0;a:7:{s:6:"mtitle";s:4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详细信息";s:7:"summary";s:360:"参考价:¥14.70
作者:本社 编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年7月
版 次:1
页 数:100
字 数:89000
印刷时间:2009-3-1
开 本:大32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2
包 装:平装
国际标准书号ISBN:1511217237";s:8:"art_link";s:0:"";s:8:"ordernum";s:1:"1";s:6:"imgurl";s:0:"";s:8:"filename";s:38:"2016/10/23/20161023142503-388c69be.jpg";s:6:"isCase";i:1;}i:1;a:3:{s:6:"mtitle";s:39:"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目录";s:7:"summary";s:295:"1 总则
2 术语、代号
3 用地与建筑
4 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
5 住宅
6 公共服务设施
7 绿地
8 道路
9 竖向
10 管线综合
11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附录A 附图及附表
附录B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条文说明";s:8:"ordernum";s:1:"2";}i:2;a:3:{s:6:"mtitle";s:4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内容推荐";s:7:"summary";s:860:"根据建设部建标[1998]94号文件《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对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进行局部修订。
本次规范修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增补老年人设施和停车场(库)的内容;对分级控制规模、指标体系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部分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进一步调整完善住宅日照间距的有关规定;与相关规范或标准协调,加强了措辞的严谨性。
修订工作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在原有框架基础上对规范进行了补充调整,部分标准有所提高,对涉及法律纠纷较多的条款提出了严格的限定条件,在使用规范过程中需特别加以注意。";s:8:"ordernum";s:1:"3";}i:3;a:3:{s:6:"mtitle";s:39:"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书评";s:7:"summary";s:439:"1、很不错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很实用,工作过程中随时翻查,专业人士应该人手一本的规范书。
2、这本书完整收录了居住区、小区、组团的设计规范。给初学城市规划的学生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老师也经常鼓励我们多了解规范,这样才能做出合理的规划。希望购买的人能得到此书的帮助,提升自己的作图速度!";s:8:"ordernum";s:1:"4";}}
停车场里道路宽度的设计标准是6米。
车位长宽分为以下几种::
1、车长不大于米及车宽不大于1.8米的车,规范车与车之间间距为不小于0.5米,车与墙、车位端之间间距不小于0.5米;
2、车长大于6米不大于8米,车宽大于1.8米不大于2.2米的话,车与车之间间距不小于0.7米等。回车路段的相应规范是满足一辆车一次性回转的需要。
3、停小型车为主的停车场,车位尺寸采用2.5~2.7×5~6米的尺寸,单车道回转车道宽度不小于3.5米,双车道不少于5米。停车场为安全起见或者可以停中大型车辆,多设置为6米以上。
公用停车场的停车区距离公共建筑出入口的距离宜采用50~100M。风景名胜区考虑到环境保护需要或受用地限制时,距主要入口可达150~200M。
机动车出入口距离城市主干道交叉口不小于70M。距地铁出入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小于15M;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使用的出入口不应小于20M。
(8)停车位设计规范扩展资料:
停车场规划总体原则:
1、与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相协调。
2、性质与规模与停车需求相适应。
3、大城市路外停车场尽可能分散布置,以利于交通疏散;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应设置在城市的外环路和城市出入口道路附近,主要停放货运车辆。
4、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半径,在市中心地区不应大于200m,一般地区不应大于300m;自行车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半径宜为50~100m,并不得大于200m。
机动车停车场设置原则:
1、停车场(库)的设置应符合城市规划和交通组织管理的要求,便于存放。
2、各种车辆的停车场(库)应分开设置,专用停车场(库)紧靠使用单位;公用停车场(库)宜均衡分布。客运车站、飞机场、体育场、游乐场等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的停车场(库),根据建筑物主要出入口的分布分区布置,以利于车辆迅速疏散。
3、停车场(库)出入口的位置应避开主干道和道路交叉口,出口和入口应分开,不得已合用时,其宽度应不小于 7米。
4、停车场(库)内的交通路线必须明确、合理,宜采用单向行驶路线,避免交叉。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
第一条
第二条 专用和公共建筑配建的停车场原则上应在主体建筑用地范围之内。
第三条 机动车停车场内必须按照国家标准GB5768-86《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交通标志,施划交通标线。
第四条 机动车停车场的出入口应有良好的视野。出入口距离人行过街天桥、地道和桥梁、隧道引道须大于50米;距离交叉路口须大于八十米。
第五条 机动车停车场车位指标大于50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2个;大于500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3个。出入口之间的净距须大于10米,出入口宽度不得小于7米。
公共建筑配建的机动车停车场车位指标,包括吸引外来车辆和本建筑所属车辆的停车位指标。
第六条 机动车停车场内的停车方式应以占地面积小、疏散方便、保证安全为原则。主要停车方式见图一。
第七条机动车停车场车位指标,以小型汽车为计算当量。设计时,应将其他类型车辆按表一所列换算系数换算成当量车型,以当量车型核算车位总指标。
第八条 机动车停车场主要设计指标应不小于表二规定。
第九条 在停车场内停放的机动车之间的净距应不小于表三规定。
第十条 机动车停车场内的主要通道宽度不得小于6米。
第十一条 机动车停车场通道的最***曲线半径应不小于表四规定。
第十二条 机动车停车场通道的最大纵坡度应不大于表五规定。
第十三条 自行车停车场原则上不设在交叉路口附近。出入口应不少于二个,宽度不小于2.5米。
第十四条 自行车停车方式应以出入方便为原则。主要停车方式见图二。
第十五条 自行车停车场主要设计指标应不小于表六规定。
第十六条 公共自行车停车场的停车位指标是指吸引外来自行车的停车位指标。
专用自行车停车场的停车位指标应不小于本单位职工人数的30%。
第十七条 各类建筑配建的停车场车位指标应不小于表七至表十八规定。
第十八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细则,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公安部和建设部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