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易会满:年内推动四项开放措施落地
摘要 【易会满:年内推动四项开放措施落地】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年内推动四项开放措施落地。下一步证监会将修订QFII、RQFII制度规则,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尽早全面推开H股全流通改革,研究扩大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研究制定交易所熊猫债管理办法,更加便利境外机构发债融资。(证券时报网)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年内推动四项开放措施落地。下一步证监会将修订QFII、RQFII制度规则,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尽早全面推开H股全流通改革,研究扩大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研究制定交易所熊猫债管理办法,更加便利境外机构发债融资。
【相关报道】
在政策利好的刺激下,外资机构正在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QFII申报再添新军
近日,两家外资机构——绿洲管理(香港)和范德堡大学,向证监会提交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资格申请,目前审批处于“接收材料”阶段。
今年前三季度,包括基斯克威尔资管、华德国际资管在内的7家外资机构也提交了QFII资格申请。
从公开信息和业内人士的反馈来看,两位“新队员”在中国市场名不见经传。
官网信息显示,绿洲管理由塞特·菲舍尔(Seth Fischer)创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中国香港。公司着重于战略投资、交易和套利的策略组合,旨在市场周期中获取风险调整后的收益。一位长期服务于外资机构的业内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绿洲管理(香港)或为对冲基金“Oasis Management”。
泰石投资董事总经理韩玮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境外投资者的涌入,将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会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与资源配置效率,加速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境外投资持续流入可增加中国资本市场推动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力量。”
政策利好推动
外资机构加速落子中国,与一个月前推出的扩大外资开放的政策不无关系。
9月1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限制。今后,具备相应资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只需进行登记,即可自主汇入资金开展符合规定的证券投资。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诞生于2002年。从2002年的QFII制度到2011年RQFII制度,从2014年的沪港通到2016年的深港通,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一直在持续推进中。
国海证券认为,就权益市场而言,近期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限制放开”为代表的一系列金融改革举措的相继出台,不仅短期有利于提振权益市场信心,引导海外资本逐步有序进入中国;从长期来看,更是通过权益市场各项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来助力本轮国家金融市场的改革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
“可以预见,本轮资本市场的改革仍在进行中,未来仍会有金融改革的相关举措陆续出台,而伴随着这些政策的陆续出台以及国内经济结构的持续调整,中国权益市场的长期牛市可期。”国海证券进一步表示。
坚持价值投资
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获得QFII资格的机构已有292家,合计获批投资额度1113.76亿美元。
作为价值投资的典范,外资机构持股风格明显,聚焦于白马大蓝筹。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QFII重仓持有的A股市值合计1116.11亿元。前十大重仓流通股分别为:北京银行、美的集团、贵州茅台、恒瑞医药、上海机场、中国国旅、海尔智家、格力电器、爱尔眼科、海螺水泥。
韩玮认为,外资偏爱白马大蓝筹,一方面验证了中国资本市场白马大蓝筹长期被低估的事实;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境外投资者的投资理念相对成熟,更注重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来源:国际金融报)
延伸阅读>>>
2020年期货基金券商外资股比限制陆续取消!资本市场开放步伐加快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责任编辑:DF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