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国际评级资质今日正式恢复 能否夺回市场份额?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原标题:大公国际评级资质今日正式恢复 能否夺回市场份额?

摘要 【大公国际评级资质今日正式恢复 能否夺回市场份额?】11月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数位知情人士处获悉,因违规被暂停业务资格1年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大公国际)已于今日获得监管口头通知,可正式恢复营业。4日下午,记者致电大公国际相关人士,对方确认了这一说法,并表示将很快对外公布消息。(21世纪经济报道)

  11月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数位知情人士处获悉,因违规被暂停业务资格1年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大公国际)已于今日获得监管口头通知,可正式恢复营业4日下午,记者致电大公国际相关人士,对方确认了这一说法,并表示将很快对外公布消息。

  2018年8月17日,中国证监会和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相继发布公告,暂停大公国际在交易所和银行间债市的评级业务1年。

  其中,证监会理由有四点:一是大公国际与关联公司公章混用,内部控制机制运行不良,内部管理混乱;二是在为多家发行人开展评级服务的同时为发行人提供咨询服务,收取高额费用,有违独立原则;三是部分高管人员及评审委员会委员资质不符合要求;四是个别评级项目底稿资料缺失,模型计算存在数据遗漏等

  交易商协会方面提出的违规理由包括:2017年11月-2018年3月,大公评级在为相关发行人提供信用评级服务的同时,直接向受评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收取高额费用;在交易商协会业务调查和自律调查工作开展过程中,大公评级向协会提供的相关材料存在虚假表述和不实信息。

  其共同点则是:“向受评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收取高额费用”。

  大公国际成立于1994年,是国内老牌的信用评级机构之一,拥有监管部门认定的全部评级资质,其长期主打民族品牌,自称是第一家向全球提供主权评级的非西方国家评级机构。据业内人士介绍,被监管暂停业务之前,大公国际在本土评级市场中的份额处于第3-4位,在中诚信、联合之后,与上海新世纪的位次偶尔轮换。

  2018年8月大公国际被罚暂停业务牌照时,市场一度认为此举对大公国际而言“基本上等于死刑”(监管重罚大公:暂停债券评级业务一年市场人士称“基本上等于死刑”),一方面是有上海远东资信评估公司因“福禧事件”被罚后一蹶不振作为殷鉴;另一方面,市场难有耐心等待大公国际恢复资质且对其市场声誉颇有担忧。此后,大公国际出现人员流失的现象,并且大量AAA客户流向中诚信、联合等头部评级公司。

  不过,2019年4月18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公司之一的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新控股”)正式入主大公国际,持股58%。

  央企股东的加持、评级资质恢复,意味着大公国际已经复活;但大公国际能否重新抢回丢失的业务,获得新生,依旧是一个疑问。

  【最新报道】

  大公资信全面恢复评级业务

  中国国新11月4日消息,日前,大公资信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和北京证监局通知,经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公司从11月起全面恢复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和证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2018年8月,大公资信因业务违规受到监管机构处罚,暂停开展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和证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来源:证券时报)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DF142)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随笔日记

李克强出席第22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2020-11-9 7:17:03

随笔日记

10月交付量创2019年新高 蔚来汽车盘前涨超10%

2020-11-9 7:17:0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