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人士:进入“监管沙箱”须为持牌机构 北京46获批试点项目将部分进入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原标题:央行人士:进入“监管沙箱”须为持牌机构 北京46获批试点项目将部分进入

摘要 【央行人士:进入“监管沙箱”须为持牌机构 北京46获批试点项目将部分进入】12月7日下午,北京金融局披露了北京市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和创新监管试点的最新进展。央行营管部副主任曾志诚透露,央行营管部会同北京金融局、中关村管委会、西城区海淀区政府组成了工作组,制定试点方案、组织试点项目的申报和遴选,最终有46个金融科技项目获国家六部委批复试点,涉及参与的机构和企业有77家。曾志诚称,央行要求进入“监管沙箱”的必须为持牌机构,上述46个应用试点项目将会有部分进入“监管沙箱”。(21世纪经济报道)

  怎么理解“监管沙箱”?北京金融局党组书记、局长霍学文表示,就是把金融科技创新装进制度的笼子里。

  12月7日下午,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下称“北京金融局”)召开“北京金融科技创新媒体交流会”,披露了北京市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和创新监管试点的最新进展。

  北京金融科技应用试点方面:

  央行营管部副主任曾志诚在会上透露,央行营管部会同北京金融局、中关村管委会、西城区海淀区政府组成了工作组,制定试点方案、组织试点项目的申报和遴选,最终有46个金融科技项目获国家六部委批复试点,涉及参与的机构和企业有77家。

  曾志诚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参与的单位有金融机构也有企业,交叉组成,比如一个项目的发起方由一家银行和几家企业一起构成,涉及领域较多。

  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方面:

  怎么理解“监管沙箱”?北京金融局党组书记、局长霍学文表示,就是把金融科技创新装进制度的笼子里。

  霍学文指出,北京市开展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工作,一定要明确三个要点:一是有创新底线,明确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二是放开创新边界,按照一定规则对金融业务和产品进行创新;三是成就金融科技创新成果,让真正有效的创新成果造福于社会,实现普惠金融,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一些可用的创新工具。

  曾志诚对此解释称,央行要求进入“监管沙箱”的必须为持牌机构,上述46个应用试点项目将会有部分进入“监管沙箱”。

  会上,北京金融局副局长李妍披露了北京在发展金融科技的“八一工程”举措,即一个金融科技发展规划,一个支持政策体系,一个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一个金融科技产业联盟,一个金融科技研究院,一个创新金融科技监管试点,一个国际品牌论坛,一批顶尖金融科技企业和行业领军人才。

  “我们要打造六位一体的金融科技生态体系。”霍学文指出,一是规划文件;二是政策支持;三是标准体系;四是认证体系;五是金融科技机构、企业、平台等;六是金融科技人才。

  12月5日,央行发布“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公告称,支持在北京市率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同日,北京金融局官网披露,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探索构建包容审慎的中国版“监管沙箱”。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DF078)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随笔日记

券商牌照放开再下一城 内资申请新设首获受理

2020-11-9 7:42:51

随笔日记

日光秒光!深圳楼市梦回2015 房价突破历史新高 有人几个月赚百万

2020-11-9 7:42:5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