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数据共享技术要求 GBT24888-2010》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下载地址: 百度网盘下载链接>>

提取码:无需提取码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数据共享技术要求 GBT24888-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数据共享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data share for emergency command in earthquake occurrence site


GB/T 24888-2010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0年06月30日

实施日期:2010年10月01日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福建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晓青、孙柏涛、黄宏生、丁香、王东明。

1 范围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数据共享的数据类型、数据编码、数据格式、元数据、数据字典以及数据汇交、数据质量控制、共享数据服务和共享数据维护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或开发)及相关数据的获取、处理、维护、交换和共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7408-2005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 信息交换 日期和时间表示法(ISO 8601:2000,IDT)

    GB/T 10114-2003 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

    GB/T 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7742 中国地震烈度表

    GB/T 18208.1-2006 地震现场工作 第1部分:基本规定

    GB 18208.2-2001 地震现场工作 第二部分:建筑物安全鉴定

    GB/T 18208.3 地震现场工作 第三部分:调查规范

    GB/T 18208.4 地震现场工作 第4部分:灾害直接损失评估

    DB/T 11.1-2007 地震数据分类与代码 第1部分:基本类别

    DB/T 11.2-2007 地震数据分类与代码 第2部分:观测数据

3 术语和定义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地震现场 earthquake occurrence site

    需要实施地震应急、救援并开展相关工作的地区。

    [GB/T 18207.2-2005,定义7.1.6]

3.2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共享数据 shared data for emergercy command in earthquake occurrence site

    开展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活动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共享数据,包括空间数据、统计数据、文档及其他有关数据。

3.3

    元数据 metadata

    关于数据的数据。也可称为描述数据或注释数据。

3.4

    数据集 dataset

    由一组内容表达相同或特征属性一致的相关数据构成的集合。

3.5

    地震现场数据共享平台 data shared platform in earthquake occurrence site

    提供地震现场数据共享服务的软硬件基础平台的总称。包括通信设备、信息网络设备、服务器、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和GIS软件。

3.6

    地震现场数据共享服务 data shared services in earthquake occurrence site

    地震现场数据共享平台所提供的信息和技术服务,包括目录服务、导航服务、数据信息发布、数据检索、数据产品加工、数据分发和数据产品分发。

4 共享数据

4 共享数据

4.1 数据分类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共享数据应划分为:

    a)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b)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c) 地震应急基础数据;

    d) 影响灾害的背景数据;

    e) 救灾资源及其通信联络数据;

    f) 地震应急法规与预案数据;

    g) 地震现场观测数据;

    h) 地震现场震情分析数据;

    i) 灾害损失评估与科学考察数据;

    j) 建筑物安全鉴定数据;

    k) 应急与救灾行动数据;

    l) 地震现场音视频和图像数据;

    m) 现场指挥记录数据;

    n) 地震现场工作报告数据。

4.2 数据内容

    4.2.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应包括以下内容:

        a) 1:250 000数字基础地理信息;

        b) 1:50 000数字基础地理信息;

        c) 数字行政区划图;

        d) 数字遥感影像图。

    4.2.2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应包括以下内容:

        a) 人口统计数据;

        b) 经济统计数据;

        c) 建筑物统计数据。

    4.2.3 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应包括以下内容:

        a) 地震地质构造背景数据;

        b) 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c) 重大工程安全性评价数据;

        d) 地震活动性数据(包括历史地震目录和仪器记录地震目录);

        e) 地震台站分布信息;

        f) 地震现场应急与救援案例。

    4.2.4 影响灾害的背景数据应包括以下内容:

        a) 重大工程目标数据。主要包括核电站、高坝、大型水库、航天基地和重要机场等数据;

        b) 生命线系统数据。主要包括区域通信干线、公路干线、铁路干线、电力干线、大型油气输送管线、城市公路和桥梁、道路和立交桥、轨道交通、通信、供电、供水、供气和供热系统等数据;

        c) 次生灾害源数据。主要包括大型油气储罐区、天然气干线管道、炼油厂、化工厂和危险品仓库等易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源数据;光气厂等易产生毒气泄漏的危险源数据;以及水库、悬河段等易发生次生水灾的危险源数据;

        d) 地震地质灾害危险区数据。主要包括区域大规模崩塌与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危险区数据;城市砂土液化、软土震陷、不均匀沉陷、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危险区数据;

        e) 可能产生严重社会影响的目标数据。主要包括学校、侨乡、国家级旅游景点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县等数据;

        f) 对灾害造成影响的气候气象、水文和环境等因素的有关数据。

    4.2.5 救灾资源及其通信联络数据宜包括以下内容:

        a) 国家与地方地震紧急救援队、军队与武警部队、消防力量和医疗救护力量数据;

        b) 国家与地方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的分布、数量和构成;

        c) 各级地震部门、各类应急救援队、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军队与武警部队的联络信息。

    4.2.6 地震应急法规与预案数据应包括以下内容:

        a) 国务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布的地震应急与救援的法规;

        b) 国家、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地震部门和其他有关职能部门制定的地震应急预案。

    4.2.7 地震现场观测数据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测震、强震动(烈度)和地磁、地电、地壳形变、地下流体台站(网)信息及其观测数据;

        b) 流动测量数据。

    4.2.8 地震现场震情分析数据应包括以下内容:

        a) 地震现场震情分析报告;

        b) 震后趋势判定报告。

    4.2.9 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评估与科学考察数据应包括以下内容:

        a) 破坏的范围和有感范围;

        b) 人员伤亡情况;

        c) 建(构)筑物破坏及损失情况;

        d) 经济损失以及救灾投入费用;

        e) 社会生活秩序、工作秩序和生产秩序受破坏及影响情况;

        f) 生命线系统、重大工程和重要设施破坏情况及其对社会生产及经济活动影响程度;

        g) 地震造成的水灾、火灾、爆炸、疫病、有毒物质泄漏和放射性物质污染等次生灾害情况;

        h) 地震形成的滑坡、地裂缝、塌陷和喷砂冒水等地震地质灾害及其对自然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影响;

        i) 地震发震构造调查;

        j) 地震宏观异常现象调查;

        k) 地震烈度异常现象调查。

    4.2.10 地震现场建筑物安全鉴定数据应包括以下建筑物的鉴定数据:

        a) 对抗震救灾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

        b) 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c) 生产与储藏有毒和有害等危险物品的重点建筑物;

        d) 对居民生活和恢复正常社会秩序有影响的建筑物。

    4.2.11 地震现场应急与救灾行动数据应包括以下内容:

        a) 地震现场应急与救援日报;

        b) 地震现场应急与救援装备。

    4.2.12 地震现场音视频和图像数据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数码照片和图片数据;

        b) 视频图像;

        c) 音频数据;

        d) 地震灾害遥感影像。

    4.2.13 地震现场指挥记录数据应包括以下内容:

        a) 现场工作人员及其职责分工数据;

        b) 现场指挥实况记录。

    4.2.14 地震现场工作报告数据应包括以下内容:

        a) 地震现场应急工作报告;

        b) 地震流动监测工作报告;

        c) 地震现场震情趋势工作报告;

        d)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报告;

        e) 地震现场建筑物安全鉴定工作报告;

        f) 地震现场科学考察工作报告;

        g) 地震紧急救援行动报告;

        h) 政府抗震救灾工作报告;

        i) 灾区恢复重建建议;

        j) 地震现场应急工作大事记。

4.3 数据格式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共享数据的数据格式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4.4 数据编码

    4.4.1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共享数据代码通用编码规则见附录B中的B.1。

    4.4.2 行政村和居委会编码方案见附录B中的B.2。

    4.4.3 重点目标编码方案见附录B中的B.3。

    4.4.4 房屋建筑和生命线系统编码方案见附录B中的B.4。

    4.4.5 地震事件编码规则见附录B中的B.5。

    4.4.6 行政区划编码应采用GB/T 2260中给出的代码。

    4.4.7 各种比例尺数字化基础地理数据的编码应符合GB/T 13923规定。

    4.4.8 其他与地震相关数据的编码可参照DB/T 11.1-2007和DB/T 11.2-2007的规定。

5 元数据

5 元数据

5.1 元数据内容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共享数据的元数据应提供以下信息:

    a) 标识信息。包括数据集概述、数据集规模信息、地理区域范围、时间范围、高程范围、数据集联系信息和数据集限制;

    b) 参照系信息。包括坐标参照系和时间参照系;

    c) 地震数据附加信息。包括地震现场描述信息。

5.2 元数据格式要求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共享数据的元数据格式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

6 数据字典



6 数据字典

6.1 数据字典内容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共享数据的数据字典应提供:

    a) 数据库或数据文件全名;

    b) 数据库或数据文件简称;

    c) 数据库或数据文件存储格式;

    d) 数据库或数据文件主要技术参数;

    e) 数据库或数据文件内容说明;

    f) 数据库数据项定义及说明;

    g) 数据项内容说明;

    h) 数据使用方法简介;

    i) 数据库或数据文件补充信息;

    j) 数据字典负责单位信息。

6.2 数据字典格式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共享数据的数据字典格式应符合附录D的规定。

7 数据汇交

7 数据汇交

7.1 数据汇交要求

    7.1.7 基础地理信息、社会经济统计、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影响灾害的背景数据、救灾资源及其通信联络和地震应急法规与预案六类数据,应在平时准备好并及时汇交。其他类型数据应在地震现场应急工作过程中即时产生,并及时汇交。

    7.1.2 数据汇交的数据编码和数据格式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汇交的元数据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汇交的数据字典应符合附录D的要求。

7.2 数据汇交审核

    7.2.1 在数据汇交之前,应对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进行审核。

    7.2.2 数据汇交审核事项应包括:

        a) 数据是否准确;

        b) 数据是否齐全;

        c) 数据是否符合格式要求;

        d) 数据是否符合保密规定;

        e) 数据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f) 数据是否具有科学价值和使用价值。

7.3 数据汇交方式

    7.3.1 数据汇交可通过地震现场数据共享平台,以网络传输方式实时或准实时汇交,也可通过移动存储介质的方式汇交。

    7.3.2 数据汇交时应采取数据保密措施。

8 数据质量控制



8 数据质量控制

8.1 数据质量

    8.1.1 数据库设计

        8.1.1.1 应根据附录A、附录C和附录D给出的数据格式、元数据和数据字典,以及数据库专业特点要求,进行数据库设计。

        8.1.1.2 应重点审查必选字段的完备性。

    8.1.2 数据库内容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数据库内容不应超出、遗漏或重复;应客观真实,并标明数据的时效和适用范围。

    8.1.3 数据的一致性、规范性和完整性

        8.1.3.1 应检查数据的一致性。同一共享数据集的数据内容应保持一致。

        8.1.3.2 应检查数据内容的完整性。在数据库中应完整地给出一个对象的相关数据,某些对象的某些方面可能暂时没有数据的或没有定义的应标明“暂缺”或“无适用数据”。

        8.1.3.3 数据内容的词法和句法应确保正确性,不应出现错误字符和不符合句法的语句。

        8.1.3.4 数据内容的表达应符合国际约定俗成的习惯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名词术语,暂无标准的可按照行业习惯给出规范的名称。

        8.1.3.5 由外文翻译得到的术语,应给出原文信息。

    8.1.4 数据库的计量单位要求

        8.1.4.1 数值型数据应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8.1.4.2 有统计要求的字段,应统一计量单位。

        8.1.4.3 描述性的字段,宜统一计量单位。

8.2 数据质量检验和数据质量报告

    8.2.1 数据质量检验应包括逻辑一致性与完整性检验、定位精度检验、属性精度检验和时间精度检验。

    8.2.2 数据质量报告应提供数据情况说明、数据质量检验说明以及综合质量评价的说明。

9 共享服务与维护



9 共享服务与维护

9.1 共享平台

    9.1.1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数据共享平台建立在地震现场指挥部信息网络软、硬件平台上,应提供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共享数据在线发布、交换和服务功能。

    9.1.2 地震现场数据共享平台由网络和通信设备、服务器及软件系统构成。

9.2 平台硬件

    地震现场共享平台的硬件是以网络和通信设备、计算机硬件为基础,具体技术要求如下:

    a) 以无线局域网和有线局域网技术相结合方式组网,实现快速部署;

    b) 能够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后方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实现互联,取得后方信息支持;

    c) 服务器及其存储设备应采取分布式管理与服务。

9.3 平台软件

    软件平台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服务系统及应用程序四个部分。

9.4 数据共享服务

    9.4.1 共享服务原则

        地震现场数据共享服务遵循分类分级服务。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用户需求、注重服务效益和保护数据提供者的合法权益。

    9.4.2 共享服务方式

        9.4.2.1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数据共享服务宜采用在线方式提供;对密级较高,不宜在信息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应采用离线方式提供。

        9.4.2.2 需要对公众发布的地震现场共享数据,应经审批后向传播媒体公布,并通过后方地震信息网站向公众发布。

    9.4.3 共享服务内容

        地震现场数据共享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 目录服务。应提供所有地震现场共享数据的目录服务,包括目录分类列表和基于元数据的目录搜索:

        b) 数据在线服务。应提供数据的在线浏览、查询和下载;

        c) 数据在线汇交及维护;

        d) 数据应用服务。应提供相关的常用专业数据处理软件的介绍、下载或获取方法;

        e) 用户服务指南。应提供地震现场共享数据资源概况和使用指南等用户服务指南信息;

        f) 注册与登录服务。应提供用户授权、注册与登录服务;

        g) 全文检索服务。应提供地震现场数据共享平台全文检索服务;

        h) 用户反馈服务。应采用各种方式收集用户对地震现场数据共享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为地震现场数据共享平台改进积累资料;

        i) 服务统计信息,应提供用户数量,平台访问量,数据在线浏览、数据下载数量和离线数据服务情况,以及用户使用共享数据产生的效益(成果或论文、技术报告)等共事数据服务统计信息。

9.5 数据安全和权限管理

    9.5.1 地震现场数据共享平台的设计、建设和运行应采取数据安全保护措施。

    9.5.2 数据资源安全应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a) 建立用户权限的认证与授权体系;

        b) 建立防火墙、入侵检测与防病毒体系;

        c) 建立数据资源备份系统,制定数据备份策略及恢复计划。

    9.5.3 应定期对数据库和日志文件进行备份。

附 录 A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共享数据格式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共享数据格式


A.1 数据库表的命名

    A.1.1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数据库中表的表名以英文小写字母及下划线来命名。

    A.1.2 对于空间数据,当同一类型数据有多种空间要素时,其表名在通用数据名后加下划线与要素类型字母进行命名。要素类型字母规定如下:

        a) p——点要素;

        b) l——线要素;

        c) r——面要素。

    A.1.3 A.5给出了通用数据表名。

A.2 数据库表结构的描述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数据库表结构的描述应包括:

    a) 序号:表中字段的顺序号;

    b) 字段名:表中该字段的唯一标识符。字段名由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及下划线组成。原则上每个英文单词的开头字母应采用大写字母,其他位置应采用小写字母;对于少数已经使用比较普遍的字段名,不受上述约定限制,与现有系统的名字保持一致;

    c) 字段中文描述:对该字段所表示的数据项的中文描述;

    d) 数据类型:该字段所表示的数据项的数据类型,类型分为:

        1) char:定长字符型;

        2) nvchar:变长字符型;

        3) int:整型的一种,可表示的数据范围为0至232-1;

        4) double:双精度浮点型;

        5) single:单精度浮点型;

        6) boolean:布尔型;

        7) blob:二进制大对象型;

    e) 字段长度:该字段的长度;

    f) 备注:对该字段的其他说明,包括字段数据的单位和有效取值范围等。

A.3 基础地理信息格式的要求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应遵循GB/T 13923的规定。

A.4 空间数据的基本要求

    空间数据文件应以与地震现场应急指挥管理系统数据库相兼容的文件格式存放。空间数据库与其属性数据库通过唯一编码(ID)一一对应,完成两者的关联。编码规则见附录B。

A.5 分类数据格式

    A.5.1 数据表名的表示方法

        分类数据格式表中,中文表名后括弧内为英文表名,表名后如标明“属性”字样,表示该表为地理信息数据库中地理数据的属性表


    A.5.2 基础地理信息

        A.5.2.1 数字化基础地理信息

            数字化基础地理信息应包括1:50 000和1:250 000数据,内容应符合GB/T 13923的规定。

        A.5.2.2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包括境界和行政驻地。行政区级别应包括省级、地市级、区县级、乡镇级和村级行政区,其境界空间数据的属性表分别见表A.1、表A.3~表A.6。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驻地空间数据的属性表见表A.2,其他级别行政区驻地参照表A.2设计。大型企业空间数据属性表见表A.7。行政区及大型企业编码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表A.1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境界表结构(province_code,面属性)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Name 名称 char 100 行政区名称
3 AdminArea 面积 double k㎡(平方千米)
注:ID为省级行政区代码(2位)+12位0。



表A.2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驻地表结构(procapital-code,点属性)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心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Name 名称 Char 100 行政区名称
3 Capital-Name 首府名称 Char 40
4 C-Longitude 首府中心经度 double °(度)
5 C-Latitude 道府中心纬度 double °(度)
注:ID为省级行政区代码(2位)+12位0。


表A.3 地市级行政区境界表结构(city_code,面属性)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Full_Name 名称 char 100 行政区全称
3 Name 地市名称 char 40
注:ID为地市级行政区代码(4位)+10位0。


表A.4 区县级行政区境界表结构(county_code,面属性)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Full_Name 名称 char 100 行政区全称
3 Name 区县名称 char 40
注:ID为区县级行政区代码(6位)+8位0。


表A.5 乡镇级行政区境界表结构(town_code,点属性或面属性)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Name 名称 char 40
注:ID为区县行政区划代码(6位)+乡镇街道代码(3位)+5位0。

注:ID为区县级行政区代码(6位)+8位0。


表A.6 行政村、居民委员会境界表结构(village_code,点属性)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Name 名称 char 40
注:ID村级行政区代码。编码规则见附录B表B.1和表B.2。最后2位为0。

注:
ID
为区县级行政区代码(
6
位)+
8

0



表A.7 大型企业表结构(enterprise_code,点属性或面属性)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Name 名称 char 100 全称
注:ID为区县行政区划代码(6位)+乡镇街道代码(3位)+企业代码(3位)+顺序码(2位)。

注:
ID
为区县级行政区代码(
6
位)+
8

0


  A.5.2.3 数字遥感影像图 应采用分辨率为亚米级至十米级的震前卫星或航空遥感影像图。

A.5.3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A.5.3.1 人口统计数据 人口按区县、乡镇及村级行政区单元进行统计,其数据格式分别见表A.8~表A.10。




表A.8 区县人口统计表结构(county_population)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Name 区县名称 Char 40
3 Total 总人口 int
4 Family 家庭户户数 int
5 Over65 大于65岁人口数 int
6 Under14 0岁~14岁人口数 int
7 Resident 居住本地,户口在本地人口数 int
8 Year   统计年份 int a(年)
注:ID为区县行政区划编码(6位)+8位0。



表A.9 乡镇(街道办事处)人口统计表结构(town_population)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Name 乡镇名称 Char 40
3 Total 总人口 int 人,含流动人口
4 Family 家庭户户数 int
5 Over65 大于65岁人口数 int
6 Under14 0岁~14岁人口数 int
7 Resident 户口在本地人口数 int
8 Year   统计年份 int a(年)
注:ID为乡镇街道编码(9位)+5位0。



A.10
行政村、居民委员会人口统计结构(
village-population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Name 行政(社区)名称 Char 40
3 Total 总人口 int 人,含流动人口
4 Family 家庭户户数 int
5 Over65 大于65岁人口数 int
6 Under14 0岁~14岁人口数 int
7 Resident 户口在本地人口数 int
8 Year   统计年份 int a(年)
注:ID为行政村或居民委员会代码(12位)+2位0。



A.5.3.2 国民经济统计数据 按区县、乡镇及村级行政区单元进行统计,按行政区编码区分不同行政级别。其数据表格式见表A.11。



表A.11 国民经济统计表结构
(economy)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CityName 城市名称 Char 40
3 CountyName 县市名称 Char 40
4 Name 名称 Char 40 乡镇(街道办事处)名称
5 StructType 建筑物类别 Char 20
6 BuildTime 建筑年代 Char 10
7 BuildArea 建筑面积 Int ㎡(平方米)
8 Buildpic 建筑物典型照片 blob
9 Intensity 基本烈度 Int (Ι、Ⅱ、……、Ⅺ)度
10 Gas 管道煤气天然气 Char 是否有管道煤气管道天然气
11 Year 统计年份 Int a(年)
注:ID为乡镇接到编码(9位)+5位0。应按建筑年代和楼层数(1层、2层~6层和7层以上)分别统计。

A.5.3.3 乡镇(街道办事处)建筑物统计数据 地震灾区建筑物面积按乡镇级行政区为单元分结构类型进行统计。其数据格式见表A.12。


表A.12 乡镇(街道办事处)建筑物统计表结构
(town_building)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CityName 城市名称 Char 40
3 CountyName 县市名称 Char 40
4 Name 名称 Char 40 乡镇(街道办事处)名称
5 StructType 建筑物类别 Char 20
6 BuildTime 建筑年代 Char 10
7 BuildArea 建筑面积 Int ㎡(平方米)
8 Buildpic 建筑物典型照片 blob
9 Intensity 基本烈度 Int (Ι、Ⅱ、……、Ⅺ)度
10 Gas 管道煤气天然气 Char 是否有管道煤气管道天然气
11 Year 统计年份 Int a(年)
注:ID为乡镇接到编码(9位)+5位0。应按建筑年代和楼层数(1层、2层~6层和7层以上)分别统计。

   A.5.4 地震应急基础数据

        A.5.4.1 活动构造分布图

            活动断裂的分布图比例尺宜大于1:250 000。其属性表结构见表A.13。


表A.13 活动断裂属性表结构(fault,线属性
)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Name 断层名称 cher
2 Strike 走向 Single °(度)
3 Dip-Dir 倾向 Single °(度)
4 Dip-Angle 倾角 Single °(度)
5 Length 长度 double km(千米)
6 Width 断层带平均宽度 double m(米)
7 Feature 性质 char 20
8 Active-Period 活动时代 char 20
9 Comment 备注 char 60

    A.5.4.2 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宜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有地震小区划图的区域,宜采用地震小区划图。其比例尺应不小于1:500 000,其属性表结构见表A.14和表A.15。重大工程安全性评价数据见表16。


表A.14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表结构(peak_acceleration_map,面属性)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ZoningID 序号 int
2 EPA 预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 single g=10m/s 2(米每二次方秒)
3 Comment 备注 char 40


表A.15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表结构(characteristic_period_map,面属性)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ZoningID 序号 int
2 Tg 反应谱特征周期值 single s(秒)
3 Comment 备注 char 40


表A.16 重大工程安全性评价数据表结构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1 ProjectID 项目编号 char 12
2 ProName 工程项目名称 char 40
3 Location 所在省级和县级行政区名称 char 30
4 ConstOrg 建筑单位 char
5 SiteLong 地址经度 double °(度)
6 SiteLat 地址纬度 double 12 °(度)
7 FinishDate 完成日期 char 30
8 SafAssessOrg 安评单位 char 30
9 AppOrg 评审单位 char
10 SafAssessREp 安评报告 blob
11 Comment 备注 nvchar

  A.5.4.3 地震活动性

地震活动性数据包括地震带、潜在震源区、中强以上地震(M≥4(3/4))目录和仪器记录小震目录,表A.17至表A.20         分别列出了相应表的空间对象属性数据结构。


表A.17 地震带属性表结构(seismic_belt,面属性)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心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Name 地震带名称 Char 40
2 V4 4级以上地震年平均发生率 single
3 bValue b值 single
4 Depth 平均震源深度 int Km(千米)
5 Mu 震级上限 single
6 Comment 备注 char 40



表A.18 潜在震源区分布图属性表结构(potential_source,面属性)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Name 潜在震源名称 Char 40
2 Mu 震级上限 double
3 Dirl 第一破裂方向 Int °(度)
4 P-1 第一破裂方向概率 double
5 Dir2 第二破裂方向 int °(度)
6 P-2 第二破裂方向概率 double
7 F1 4.0级~5.4级地震发生概率 double
8 F2 5.5级~5.9级地震发生概率 double
9 F3 6.0级~6.4级地震发生概率 double
10 F4 6.5级~6.9级地震发生概率 double
11 F5 7.0级~7.4级地震发生概率 double
12 F6 7.5级以上级地震发生概率 double




表A.19 历史地震目录属性表结构(strong_catalog,点属性)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心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EventDate 日期 char 10 年年年年-月月-日日
2 EventTime 时间 char 8 时时:分分:秒秒
3 Location 地名 char 40
4 Longitude 经度 double °(度)
5 Latitude 纬度 double °(度)
6 Magnitude 震级 char 10
7 Depth 震源深度 int km(千米)
8 Epicent-Int 震中烈度 int °(度)
9 lsoline 等震线 blob 扫描位图





表A.20 小震目录属性表结构(instrument_catalog,点属性)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心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EventDate 日期 char 10 年年年年-月月-日日
2 EventTime 时间 char 8 时时:分分:秒秒
3 Location 地名 char 40
4 Longitude 经度 double °(度)
5 Latitude 纬度 double °(度)
6 Magnitude 震级 double
7 Depth 震源深度 int km(千米)
8 EqTyepe 地震类型 char 2 B——前震;M——主震;A——余震;G——震群;   T——双震; 空字符串——未注明地震类型
9 Epicent-Int 震中烈度 int 扫描位图



A.5.4.4 地震台站数据

            地震台站数据格式见表A.21。


表A.21 地震台站属性表结构(observation_station,点属性
)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心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Station-id 台站编码 char 20
2 Name 台站名称 char 40
3 Slevel 台站级别 char 6
4 Class 台站归类 char 6
5 Longitude 台站纬度 double °(度)
6 Latitude 台站纬度 double °(度)
7 Basement 台址和台基条件 char 10
8 Tel 电话 char 18
9 Fax 传真 char 18
10 Mp 手机 char 18
11 Emaila 电子邮件地址 char 40
12 Item 监测项目 char 200
13 Instrument 主要所用仪器 char 200
14 Ccomment 备注 char 100
1 :台站级别为国家级、区域级、省级和地方。 2 :台站归类为数字台站、前兆台、强震台和综合台。 3 :台站编码采用全国统一的标准台站编码。 4 :台站经纬度精确到小数点后3 位。 5 :主要所用仪器为该台所用的前兆、测震和强震动观测仪器。

A.5.4.5 震害与救灾案例

            震害与救灾案例数据格式见表A.22。相关数据项应遵循GB/T 18208.1-2006、GB/T 17742、GB/T 18208.3和GB/T 18208.4的规定。


表A.22 震害与救灾案例属性表结构(disaster_case,点属性
)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心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EventID 地震编码 char 14
2 EventName 地震名称 char 40
3 Longitude 经度 double °(度)
4 Latitude 纬度 double °(度)
5 EventDate 日期 char 10
6 Location 地点 char 40
7 Magnitude 震级 double
8 Depth 震源深度 char 20 Km(千米)
9 Prediction 预报情况 blob
10 Content 国务院反应内容 blob
11 Content 省级政府反应内容 blob
12 Surface-Dam 地表破坏简述 blob
13 Lsoline-Map 烈度分布图 blob
14 Ceo-Dam 地震地质灾害 blob
15 Death-Distribution 人员死亡分布情况 blob
16 Injury-Distribution 人员重伤分布情况 blob
17 Homeless-Distribution 失去居所者分布情况 blob
18 Bud-Dam 建筑物破坏简述 blob
19 Life-Dam 生命线系统破坏简述 blob
20 See-Disaster 次生灾害 blob
21 Epi-Disaster 瘟疫 blob
22 Loss-Distribution 经济损失分布情况 blob
23 Relief 应急救灾综述 blob
24 Army 动用军队情况 blob 7
25 Medical 派遣医疗队情况 blob 3
26 Trans 运用运输工具情况 blob
27 Mutilmedia 赈灾及求灾影像资料 blob
28 Note 备注 nvchar

    A.5.5 影响灾害的背景数据

        A.5.5.1 重大工程目标数据

            主要核电站、重要航天基地和重要机场数据表分别见表A.23至表A.26。


A
23
核电站属性表结构(nuclear_power_plant
,点属性)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心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Name 核电站名称 char 40
3 Location 所在省级和县级行政区名称 char 40
4 Capactiy 总装机容量 char 40
5 SI1 安全运行地震动参数 char 40
6 SI2 安全停堆地震动参数 char 40
7 Note   简介 char 200



A
24
水库属性表结构(reservior
,面属性)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Name 名称 char 40
3 Location 所在位置 char 40
4 Dam-Height 坝高 int m( )
5 Design-Volume 设计库容 int 1 ×104 ㎡(三次方米)
6 Perennial-Volume 常年蓄水量 int 1 ×104 ㎡(三次方米)
7 Max-Level 最高水位 int m( )
8 Dam-Structure 坝体结构 char 20
9 Intensity 坝体设防烈度 int Ι、Ⅱ……、Ⅺ)度
10 BuildTime 建筑年代 char 4
11 Status 水库现状 char 200
注:ID 为区县行政区划代码(6 位)+ 乡镇街道行政区划代码(3 位)+ 水库代码(3 位,参见附录B.2 + 顺序码(2 位)。


A
25
航天基地属性表结构(astro_base
,点属性)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心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PostCode 邮政编码 char 6
3 Name 基地名称 char 40
4 Location 所在省级和县级行政区名称 char 40
5 Intensity 烈度 Int (Ι、Ⅱ……、Ⅺ)度
6 Note 简介 char 200
注:ID为区县行政区划代码(6位)+3位0+航天基地代码(3痊,参见附录B.2)+顺序码(2位)。


A
26
机场属性表结构(airport
,点属性或面属性)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心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Name 名称 char 40
3 PostCode 邮政编码 char 6
4 Location 所在省级和县级行政区名称 char 40
5 AirFldLew 飞行区等级指标 char 10
6 Civil 是否民用机场 boolean
7 Plane 起隆机型 char 40
8 Note 简介 char 200 建筑物本身抗震选择性描述
注:ID为区县行政区划代码(6位)+3位0+航天基地代码(3痊,参见附录B.2)+顺序码(2位)。

        A.5.5.2 生命线系统

            生命线系统应包括公路、铁路、水道、桥梁和隧道(不含市内桥梁隧道)、大型油气管线、港口和码头,其空间要素的属性数据格式分别见表A.27~表A.33。


A
27
公路属性表结构(road
,线属性)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1 ID 编码 char 14
2 Name 道路名称 char 40
3 Class 道路等级 char 20
4 Cover-Area 区间 char 40
5 Length 长度 int Km (千米)
6 Width 宽度 int m 米)
7 Capacity 最大载重量 int t (吨)
8 Note 简介 char
1 :道路等级,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等外公路和情况不明公路。 2 ID 为区县行政区划(6 位)+ 乡镇街道行政区别代码(3 位)+ 公路代码(3 位,参见附录B.2 + 顺序码(2 痊)。其中国道、省道为省行政区划代码(2 位)+7 0+ 公路代码(3 位,参见附录B.2 + 顺序码(2 ) 3 :道路名称。如:“103 国道”


A
29
水道属性表结构(waterway
,线属性)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Name 水道名称 char 40
3 Class 水道类别 char 20
4 Cover-Area 区间 char 40
5 Length 长度 int km (千米)
6 Note 简介 char 200
注:ID 为区县行政区划代码(6 位)+3 0+ 水道代码(3 位,参见附录B.2 + 顺序码(2 位)。



A
30
桥梁属性表结构(bridge
,线属性或点属性)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Name 桥梁名称 char 40
3 Class 桥梁类型 char 40
4 Location 所在位置 char 40
5 Grade 桥梁等级 char 20
6 Length 长度 int m (米)
7 Width 宽度 int m (米)
8 Max-Load 最大载重量 int t( )
9 Intensity 抗震设防烈度 int Ι、Ⅱ……、Ⅺ)度
10 Structure 桥梁结构类型 char
11 BuildTime 建筑年代 char
12 Note 简介 char
1 :桥梁类型指公路桥、铁路桥和公铁两用桥。 2 :桥梁等级批:特大型桥梁、大型桥梁、中型桥梁和小型桥梁等。 3 ID 为区县行政区划代码(6 位)+ 乡镇街道行政区划代码(3 位)+ 桥梁代码(3 位,参见附录B.2 + 顺序码(2 位)。




A
31
隧道属性表结构(tunnel
,线属性或点属性)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Name 隧道名称 char 40
3 Class 隧道类型 char 40
4 Location 所在位置 char 40
5 Grade 隧道等级 char 10
6 Length 长度 int m (米)
7 Width 宽度 int m (米)
8 Height 最大允许通过高度 double m (米)
9 Double-Line 是否复线隧道 boolean
10 Intensity 抗震设防烈度 Int Ι、Ⅱ……、Ⅺ)度
11 BuildTime 建筑年代 char 4
12 Note 简介 char 200
1: 隧道等级分为特大型隧道、大型、中型、小型。 2 :隧道类型分为:铁路隧道和公路隧道;主要指铁路、国道、省道和高速公路等交通线上的隧道,不包括城市内部的海底隧道等。 3:ID 为区县行政区划代码(6 位)+ 乡镇接到行政区划代码(3 位)+ 隧道代码(3 位,参见附录B.2 + 顺序码(2 位)。



A
32
大型油气输送管线属性表结构(petropipe
,线属性)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Name 隧道名称 char 40
3 Location 所在位置 char 60 穿越地区
4 Feature 管道性质 char 10
5 BuildTime 建设年代 char 4
6 Note 简介 char 200
:ID 为区县行政区划代码(6 )+3 0+ 油气管线代码(3 位,参见附录B.2 + 顺序码(2 位)。 跨省管道ID 为省行政区划代码(2 位)+7 0+ 油气管线代码(3 位,参见附录B.2 + 顺序码(2 位)。



A
33
港口和码头属性表结构(harbor
,面属性或点属性)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Name 名称 char 40
3 PostCode 邮政编码 char 6
4 Location 所在位置 char 40
5 Volume 年吞吐量 char 40 104 (万吨)
6 Intensity 抗震设防标准 char 40
7 Note 简介 char 200
注:ID 为区县行政区划代码(6 位)+ 乡镇街道行政区划代码(3 位)+ 港口代码(3 位,参见附录B.2 + 顺序码(2 位)。

  A.5.5.3 次生灾害源

            次生灾害源包括重大火灾、爆炸、有毒和放射危险源分布、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危险区分布,其空间要素的属性数据格式分别见表A.34~表A.35。


表A.34 重大火灾、爆炸、有毒和放射危险源属性表结构(dangerous_source,面属性或点属性)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UnitName 所属单位名称 char 40
3 PostCode 邮政编码 char 6
4 Location 所在位置 char 40
5 Feature 危险品类别名称 char 10
6 Storage 危险源储量 char 40
7 Capacity 主要设备抗震能力 char 60
8 Intensity 危险品仓库的抗震能力 char 60
9 Fire 消防能力 char 60
10 Crowd 周围1000m 内有无人口密度场所 char 100
11 Note 简介 char 200
1: 危险源包括大型油气储罐区,炼油厂、化工厂,炸药厂、军火训、危险品仓库、光气厂、放射泄漏及其他重大毒气源。 2 :化工类危险源收录标准: a)  液氨:单台储罐储量在5t及以上或总储量在20t及以上; b)  液氯:单台储罐储量在2t及以上或总储量在10t及以上; c)  液态硫化氢:单台储罐储量在1.0t及以上; d)  液态光气:单台储罐储量量在1.0t及以上; e)  砷化氢:单台储罐(或系统)储量在1.0t及以上; f)    液化二氧化硫:单台储罐储量在2.0t及以上; g)  原油:单台储罐储量在200t及以上; h)  石油化工原料、中间产品或单台储罐储量在50t及以上的成品。 3:ID 为乡镇街道行政区划代码(9 位)+ 易燃易爆危险品代码(3 位,参见附录B.2 + 顺序码(2 )


表A.35 悬河段分布属性表结构(overground_segment,线属性
)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心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1 ID 编码 char 14
2 Name 名称 char 40
3 Feature 性质 char 40
4 Location 所在位置 char 40
5 Flux 最大通过流量 int m ³/s (立方米每秒)
6 Intensity 抗震设防烈度 int Ι 、……、 )度
7 Flood 潜在溃堤淹没面积估计 char 60 k ㎡(平方千米)
8 Note 简介 char 200
1 :河堤性质:水泥、土石、土堤或情况不明;若不同地段河堤性质不同,可分段填表。 2 ID 为区县行政区划代码(6 位)+ 乡镇街道行政区划代码(3 位)+ 悬河段代码(3 参,参见附录B.2 + 顺序码(2 位)。

   A.5.5.4 地震地质灾害危险区

            地震地质灾害危险区包括地震可能造成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砂土液化、软土震陷和不均匀沉陷等危险区分布,其空间要素的属性数据格式见表A.36。


A.36地震地质灾害危险区分布属性表结果(geological-hazard,点属性)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Class 类型 char 7
3 Note 简介 char 200
注:ID为区县行政区划代码(6位)+乡镇街道行政区划码(3位,参见附录B.2)+顺序码(2位)。

A.5.5.5 可能产生严重社会影响的目标

            可能产生严重社会影响的目标,包括学校、侨乡、国家级旅游景点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县分布等。分别见表A.37~表A.42。


A.37学校数据表结构(school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1 ID 编码 char 14
2 Full-Name 区县行政区名称 char 40
3 UnitName 学校名称 char 100
4 PostCode 邮政性质 char 6
5 Class 学校性质 char 20
6 Scale 学校规模 char 100
7 PlayCround 是否有室外操场 char 100 描述性
8 Teacher 教师人数 int
9 Student 学生人数 int
10 Note 校舍建筑质量描述 nvchar
注:ID 为区县行政区域代码(6 码)+ 乡镇街道行政区划代码(3 位)+ 学校代码(3 位,参见附录B.2 + 顺序码(2 位)。



A
38
侨乡数据表结构(emigrant_town)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1 ID 编码 char 14
2 Name 名称 char 40
3 Population 海外侨胞人数 char
注:ID为区县行政区划代码(6位)+8位0。



A
39
旅游景点和自然保护区分布属性表结构(tourism_spot
,面属性或点属性)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1 ID 编码 char 14
2 Name 景点或自然保护区名称 char 40
3 PostCode 邮政编码 char 6
4 Type 性质 char 16
5 Note 描述 char 800
注1:性质分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旅游景点;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自然保护区。 注2:ID为区县行政区划代码(6位)+乡镇接到行政区划代码(3位)+旅游景点和自然保护区代码(3位,参见附录B.2)+顺序码(2位)。



A
40
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属性表结构(landmark
,点属性)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Name 名称 char 40
3 PostCode 邮政编码 char 6
4 Location 所在位置   char 40
5 Grade 保护级别 char 10
6 Note 简介 char 200
注1:保护级指国家级、省级和市级。 注2:ID为区县行政区划代码(6位)+乡镇街道行政区划代码(3位)+保护单位代码(3位,参见附录B.2)+顺序码(2位)。



A.41
区县行政区少数民族数据表结构(minority)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行政区编码 char
2 Name 行政区名称 char
3 Is-auto 是否属于民族自治区域 boolean
4 Total-pop 全行政区总人口 Int
5 Total-Min-Pop 全行政区少数民族人口 Int
6 Minl-Name 主要少数民族1名称 char
7 Minl-pop 主要少数民族1人口 int
8 Minl-Bld-Style 少数民族1建筑特征描述 nvchar
9 Min1-Custorn 少数民族1生活习俗描述 nvchar
10 Min2-Name 主要少数民族2名称 char 40
11 Min2-Pop 主要少数民族2人口 Int
12 Min2-Bld-Style 少数民族2建筑特征描述 nvchar
13 Min2-Custom 少数民族2生活习俗描述 nvchar
14 Min3-Name 主要少数民族3名称 Char 40
15 Min3-Pop 主要少数民族3人口 int
16 Min3-Bld-Style 少数民族3建筑特征描述 nvchar
17 Min3-Custom 少数民族3生活习俗描述 nvchar
18 Note 简介 nvchar
注:ID为区县行政区划代码(6位)+8位0。



A
42
贫困县数据表结构(poverty_county)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ID char 14
2 Grade 等级 char 6 国家级或省级
3 Note 简介 char 200
注1:贫困县认定等级是指国家级贫困县和省级贫困县,其中国家级贫困县按照国家八七扶贫计划认定。 注2:ID为区县行政区划代码(6位)+8位0。

A.5.5.6 气象统计数据

            气象统计数据格式见表A.43。


表A.43 气候数据表结构
(climate)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Name 行政区名称 char 40
3 Mouth 月份 int
4 Av_pree 平均降水量 int mm(毫米)
5 H_Pree 最高降水量 int mm(毫米)
6 L_Pree 最低降水量 int mm(毫米)
7 Av_Temp 平均温度 double ℃(摄氏度)
8 H_Temp 最高温度 double ℃(摄氏度)
9 L_Temp 最低温度 double ℃(摄氏度)
10 Av_Winddir 平均风向 char 10
11 Av_Windgrade 平均风力 int
注:ID为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6位)+8位0。

     A.5.5.7 水文和环境数据

            水文和环境数据宜采用文档的形式,可包含地图、统计图、表格与文字等。

    A.5.6 救灾资源及其通信联络数据

        A.5.6.1 救灾队伍数据

            救灾队伍数据包括专业救灾队伍、行业抢险救灾队伍、消防力量数据,其格式分别见表A.44~表A.46。


表A.44 专业救灾队伍表结构(relief_troop 1)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Name 救灾力量名称 char 40
3 PostCode 邮政编码 char 6
4 Type 力量种类 char 10
5 Location 所在市、县 char 40
6 Tel 联系电话 char 20
7 Scale 救援队伍规模 char 50
8 Motion_Mode 机动方式 char 50
9 Capability 救援能力描述 char 200
10 Note 简介 char 200
注1:力量种类为国家与地方地震紧急救援队、工兵部队、舟桥部队、防化部队、武警、森林防火、海事救援、江河救援和特种救援等专业救灾部队。 注2:队伍规模为团、营、中队、支队和小防。 注3:ID为区县级行政区划编码(6位)+8位0。


表A.45 行业抢险救灾队伍数据表结构(relief_troop 2)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Name 救灾力量名称 char 40
3 PostCode 邮政编码 char 6
4 Type 力量种类 char 20
5 Location 所在市或县 char 40
6 Tel 联系电话 char 18
7 Scale 救援队伍规模 char 50
8 Motion_Mode 机动方式 char 50
9 Capability 救援能力描述 char 200
10 Note 简介 char 200
注1:力量种类为道路、交通、医疗卫生、通信、电力、水利、油田、供热、工程抢险、天然气、矿山等行业和地方救援力量。 注2:队伍规模为中队、支队、小队。 注3:ID为区县级行政区划编码(6位)+8位0。


表A.46 消防力量数据表结构(Fire_power)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Name 消防队名称 char 40
3 PostCode 邮政编码 char 6
4 Location 位置 char 50
5 Tel 联系电话 char 20
6 Staff 人数 int
7 Fire_Truck 消防车辆 int
8 Note 消防能力描述 char 80
注:ID为区县行政区划代码(6位)+乡镇街道行政区划代码(3位)+消防力量代码(3位,参见附录B.2)+顺序码(2位)。

A.5.6.2 医疗救护力量数据

            医疗救护力量数据包含了医院和医疗力量数据,其格式分别见表A.47和表A.48。


A
47
医院数据表结构(hospital)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Name 医院名称 char 40
3 PostCode 邮政编码 char 6
4 Location 位置 char 50
5 Tel 联系电话 char 20
6 Bed 病床数量 int 床位
7 Membership 所属部门 char 40
8 Type 医院类别 char 20
9 Grade 等级 char 40
10 Ambulance 急救车辆数量 int
11 Plasma 库存血浆量 int mL(毫升)
12 Doctor 医生数 int
13 Surgery_Dct 外科医生数 int
14 Orthopendist 骨科医生数 int
15 Anesthetist 麻醉科医生数 int
16 Nurse 护理人员数 int
17 Note 能力描述 char 300
注1:医院类别分为:本市医院、厂矿医院、省医院、中央部委医院、军队驻市医院和急救站。 注2:等级能力: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和其他无等级医院不含在内。 注3:ID为区县行政区划代码(6位)+乡镇街道行政区划代码(3位)+医院代码(3位,参见附录B.2)+顺序码(2位)。



表A.48 行政区医疗力量数据表结构(medical)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行政区编码 char 14
2 Name 区域名称 char 40
3 Hospital 医院数量 int
4 Bed 病床数量 int 床位
5 Ambulance 急救车辆数量 int
6 Plasma 库存血浆量 int ml(毫升)
7 Doctor 医生数 int
8 Surgery_Dct 外科医生数 int
9 Orthopendist 骨科医生数 int
10 Anesthetist 麻醉科医生数 int
11 Nurse 护理人员数 int
注:ID为区县级行政区划编码(6位)+8位0。

   

       A.5.6.3 各地物资储备数据(含救灾物资仓库明细)

            各地物资储备数据包含了物资储备表和救灾物资仓库明细表,分别见表A.49~表A.50。


A
49
物资储备仓库数据表结构(storage)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Name 名称 char 40
3 PostCode 邮政编码 char 6
4 Location 位置 char 50
5 Tel 联系电话 char 20
6 Note 简介 char 200
注:ID为区县行政区划代码(6位)+乡镇街道行政区划代码(3位)+物资仓库代码(3位,参见附录B.2)+顺序码(2位)。



A
50
救灾物资仓库明细数据表结构(storage_inventory)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Goods_Name 物资种类名称 char 30
3 Unit 物资种类计量单位 char 10
4 Quantity 物资数量 int
5 Note 物资描述 char 100
注:ID为区县行政区划代码(6位)+乡镇接到行政区划代码(3位)+物资仓库代码(3位,参见附录B.2)+顺序码(2位)。

A.5.6.4 震时紧急联络信息

            震时紧急联络数据包括地震系统联络、地方政府系统联络、地方抗震救灾指挥部联络、灾情速报网络、军队与武警联络数据,分别见表A.51~表A.55。


A
51
地震系统联系数据表结构(nsb_communication)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Name 单位名称 char 40
3 Address 单位地址 char 40
4 PostCode 邮政编码 char 6
5 Tel1 值班电话1 char 20
6 Tel2 值班电话2 char 20
7 Linkman 联系人 char 30
8 Fax 传真 char 20
注:ID为区县级行政区划编码(6位)+8位0。



A
52
地方政府系统联络数据表结构(local_gov_communication)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Name 行政区名称 char 40
3 PostCode 邮政编码 char 6
5 Tel1 政府值班电话1 char 20
6 Tel2 政府值班电话2 char 20
7 Linkman 联系人姓名 char 40
8 Fax 传真 char 20
注1:该表的行政区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市和县。 注2:ID为区县级行政区划编码(6位)+8位0。



A
53
地方抗震救灾指挥部联络数据表结构(local_headquarters)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Name 单位名称 char 40
3 PostCode 邮政编码 char 6
4 Tel1 值班电话1 char 20
5 Tel2 值班电话2 char 20
6 Chief 指挥长改名 char 20
7 Chief_Tel 指挥长电话 char 20
8 Chief_Mp 指挥长手机 char 20
9 Secretary_Tel 秘书电话 char 20
10 Secretary Mp 秘书手机 char 20
11 Fax 传真 char 20
注1:该表的行政区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市各县。 注2:ID为区县级行政区划编码(6位)+8位0。



A
54
灾情速报网络数据表结构(local_net)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Name 行政区名称 char 50
3 Unit_Name 单位名称 char 50
4 PostCode 邮政编码 char 6
5 People_Nace 改名 char 30
6 Duty 职务 char 80
7 Office_Tel 办公电话 char 20
8 Home_Tel 住宅电话 char 20
9 MP 手机 char 20
10 N 备注 char 50
注1:该表的行政区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市和县。



A
55
军队与武警联系数据表结构(troop_communication)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编码 char 14
2 Name 队伍名称 char 40
3 PostCode 邮政编码 char 6
4 Scale 队伍规模 char 10
5 Location 驻地市县 char 40
6 Tel1 值班电话1 char 20
7 Tel2 值班电话2 char 20
8 Fax 传真 char 20
注:ID为乡镇街道行政区代码(9位)+军队武警力量代码(3位,参见附录B.2)+顺序码(2位)

A.5.7 地震应急法规与预案数据

        地震应急法规与预案数据格式见表A.56。


表A.56 地震应急法规与预案数据表结构
(emergcy_plan)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ID 行政区编码 char 14
2 Full_Name 行政区名称全称 char 40
3 UnitName 制定或分布单位名称 char 60
4 Outline 应急法规或预案全文 nvchar
5 Member 指挥部成员 nvchar 预案规定的指挥部成员
注1:行政区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地方和区县。 注2:预案为省级单位时,ID为省级行政区划代码(2位)+12位0。 预案为地市行政单位时,ID为地市行政区划代码(4位)+10位0。 预案为区县行政单位时,ID用区县行政区划代码(6位)+8位0。 注3:大型企业(指所辖区域内特大型、大一型和大二型企业)用企业编码。

A.5.8 地震现场观测数据

        A.5.8.1 地震台站分布

            地震台站分布数据格式见表A.57。


表A.57 地震流动台站属性表结构(mobile_station,点属性
)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Station_Id 台站编码 char 20
2 Name 台站名称 char 40
3 Longitude 台站经度 double °(度)
4 Latitude 台站纬度 double °(度)
5 Basement 台址和台基条件 char 10
6 Tel 电话 char 18
7 Mp 手机 char 18
8 Email 电子邮件地址 char 40
9 Item 监测项目 char 200
10 Instrument 观测仪器 char 200
11 Ccomment 备注 char 100
注1:台站编码采用全国统一的标准台站编码。 注2:观测仪器为前兆、测震或强震动仪器。

       A.5.8.2 地震活动序列

            地震活动序列的数据格式见表A.58。


表A.58 地震活动序列数据表结构
(eq_catalog)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EventID 地震序号 int 3 本次地震的编码,同一序列唯一
2 EventDate 日期 char 10 年年年年-月月-日日
3 EventTime 时间 char 8 时时:分分:秒秒
4 Location 地名 char 40
5 Longitude 经度 double °(度)
6 Latitude 纬度 double °(度)
7 Magnitude 震级 double
8 Depth 震源深度 int Km(千米)

    A.5.8.3 其他观测数据

            其他地震现场观测数据包括强震动和前兆数据,其格式直接采用相应观测项的格式。

    A.5.9 地震现场震情分析数据

        A.5.9.1 地震现场震情分析报告

            地震现场震情分析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

            a) 地震活动背景分析;

            b) 地震序列类型分析;

            c) 震后区域性地震趋势分析。

        A.5.9.2 震后趋势判定报告

            地震现场震后地震趋势判定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

            a) 资料使用及处理;

            b) 异常的核实、分析与判断;

            c) 地震序列及震型判定;

            d) 后续地震的预测和地震趋势判定。

    A.5.10 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评估和科学考察数据

        A.5.10.1 人员伤亡

            地震造成人员伤亡数据格式见表A.59和表A.60。


表A.59 行政单元人员伤亡属性表结构(adm_casualty,点属性
)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EventID 地震编码 char 14 参见B.5
2 EventName 地震名称 char 40
3 ID 行政区编码 char 14
4 Name 行政区名称 char 40
5 Adm_Area 行政区面积 double km²(平方千米)
6 Death_Num 死亡人数 int
7 Injury_Num 重伤人数 int
8 Homeless_Num 失去居所者人数 int
9 Event_Impact 地震影响简述 nvchar
注:地震影响简述包括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社会生活秩序、工作秩序和生产秩序受破坏及影响情况等。


表A.60 人员伤亡属性表结构(casualty,点属性
)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EventID 地震编码 char 14 参见B.5
2 EventName 地震名称 char 40
3 Death_Num 死亡人数 int
4 Death_Distribution 人员死亡分布情况 nvchar
5 Injury_Num 重伤人数 int
6 Injury_Distribution 人员重伤分布情况 nvchar
7 Homeless_Num 失去居所者人数 int
8 Homeless_Distribution 失去居所者人数分布情况 nvchar
9 Event_Impact 地震影响简述 nvchar
注:地震影响简述包括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社会生活秩序、工作秩序和生产秩序受破坏及影响情况等。

        A.5.10.2 行政单元震害及其损失情况

            地震造成的灾区某一行政单元建筑物、生命线系统、基础设施的破坏情况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数据格式见表A.61。


A
61
行政单元震害及其损失属性表结构(event_loss
,点属性)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EventID 地震编码 char 14 参见B.5
2 EventName 地震名称 char 40
3 ID 行政区编码 char 14
4 Name 行政区名称 char 40
5 Adm_Area 行政区面积 double km²(平方千米)
6 Bldg_Damage 建筑物震害简述 nvchar
7 Life_Damage 生命线系统工程震害简述 nvchar
8 Infru_Damage 基础设施震害简述 nvchar
9 Loss_Distribution 基础设施震害简述 nvchar
10 Loss 经济损失分布情况 double 万元
11 Note 经济损失 nvchar

A.5.10.3 地震的次生灾害

            地震的次生灾害数据格式见表A.62。


表A.62 地震的次生灾害属性表结构(sec_hazard,点属性
)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EventID 地震编码 char 140 参见B.5
2 EventName 地震名称 char 40
3 Location 地名 char 40
4 Longitude 经度 double °(度)
5 Latitude 纬度 double °(度)
6 Sec_Fire 次生火灾简述 nvchar
7 Sec_Explosion 次生爆炸简述 nvchar
8 Sec_Radiation_Leak 有毒物质泄漏简述 nvchar
9 Sec_Radiation 放射性物质污染简述 nvchar
10 Epi_Disease 传染病和瘟疫简述 nvchar
11 note 备注 nvchar
注:地震造成的水灾、火灾、爆炸、疫病、有毒物质泄漏和放射性物质污染等次生灾害情况。

A.5.10.4 地震地质灾害

            地震地质灾害数据格式见表A.63。


表A.63 地震地质灾害属性表结构(geo_hazard,点属性
)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EventID 地震编码 char 140 参见B.5
2 EventName 地震名称 char 40
3 Location 地名 char 40
4 Longitude 经度 double °(度)
5 Latitude 纬度 double °(度)
6 Sec_Slide 次生滑坡 nvchar
7 Sec_Crack 次生地裂缝 nvchar
8 Sec_Liquefaction 沙土液化 nvchar
9 Fault_Eq 发震构造 nvchar
10 Macro_Anorm 宏观异常 nvchar
11 note 备注 nvchar
注:地震造成的水灾、火灾、爆炸、疫病、有毒物质泄漏和放射性物质污染等次生灾害情况。

        A.5.10.5 地震烈度分布

            地震烈度分布数据格式见表A.64和A.65。相关数据项按照GB/T 17742的规定。


表A.64 地震烈度调查点分布属性表结构(inv_seismic_intensity,点属性
)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EventID 地震编码 char 14 参见B.5
2 Location 调查点名称 char 40
3 Longitude 调查点经度 double °(度)
4 Latitude 调查点纬度 double °(度)
5 Intenstiy 烈度 int (Ι、Ⅱ、……Ⅻ)度
6 Note 调查点震害描述 nvchar


表A.65 地震烈度分布属性表结构(seismic_intensity,面属性
)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EventID 地震编码 char 14 参见B.5
2 Intensity 烈度 int (Ι、Ⅱ、……Ⅻ)度
3 Inte_Area 烈度区面积 double km²(平方千米)
4 Note 地震烈度调查概况 nvchar


A.5.10.6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地震损失评估应包括各评估区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结果、生命线系统和基础设施地震灾害损失、地震总损失评估结果,其数据格式分别见表A.66~表A.68。相关数据项按照GB/T 18208.4的规定。


A
66
评估区地震灾害损失数据表结构(reg_direct_losses)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EventID 地震编码 char 14 参见B.5
2 EventName 地震名称 char 40
3 Name 评估区名称 char 30
4 Reg_Area 评估区面积 Double km²(平方千米)
5 Destroy 建筑物毁坏面积 Double m²(平方米)
6 S_Damage 建筑物严重破坏面积 Double m²(平方米)
7 M_Damage 建筑物中等破坏面积 Double m²(平方米)
8 L_Damage 建筑物轻微破坏面积 Double m²(平方米)
9 Undamage 建筑物基本完好面积 Double m²(平方米)
10 DEcoLoss 直接经济损失 Double 万元
11 Note 评估区或评估对象概况 nvchar



A
67
建筑物震害损失数据表结构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EventID 地震编码 char 14
2 EventName 地震事件名称 char 30
3 ID 行政区编码 char 14
4 Name 行政区名称 char 40
5 StructType 结构类型 char 20
6 DEcoloss 直接经济损失 Double 万元
7 Note 损失概况 nvchar



A
68
生命线系统和基础设施地震灾害损失属性表结构(lifeline_damage
,点属性)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EventID 地震编码 char 14
2 EventName 地震事件名称 char 30
3 ID 行政区编码 char 14
4 Name 行政区名称 char 40
5 DEcoLoss 直接经济损失 double 万元
6 Note 震害损失概况 nvchar

    A.5.11 地震现场建筑物安全鉴定数据

        地震现场建筑物安全鉴定包含单体建筑物安全鉴定、建筑物安全鉴定结果及其分布,分别见表A.69和表A.70。相关数据项按照GB 18208.2-2001的规定。


表A.69 地震总损失数据表结构
(all_losses)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EventID 地震编码 char 14 参见B.5
2 EventName 地震名称 char 40
3 ID 行政区编码 char 14
4 Name 行政区名称 char 40
5 Ass_Item 评估项目 char 30
6 Usage 用途 char 30
7 DEcoLoss 直接经济损失 Double 万元
8 Relief_Invest 救灾投入 Double 万元
9 All_Loss 地震总损失 Double 万元
10 Note 灾区概况 nvchar
注1:评估项目包括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物、生命线系统、企业、水利、农田、室内外财产等。 注2:用途包括农村民房、城市民房、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其他公用房。


表A.70 单体建筑物安全鉴定属性表结构(bldg_appraise 1,点属性
)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BuildID 被鉴定建筑编码 char 14
2 Location 地点 char 40
3 Dldg_long 经度 double °(度)
4 Dldg_Latiude 纬度 double °(度)
5 T_Area 面积 double ㎡(平方米)
6 Safty_ Area 安全面积 double ㎡(平方米)
7 Usage 用途 nvchar
8 Structure 结构 nvchar
9 Floor 建筑层数 int
10 BuildTime 建成年份 char 4
11 Bldg_Quality 建筑物质量 nvchar
12 Eq_Resist 原抗震设防状况 nvchar
13 Conclusion 鉴定结论 nvchar
14 FillInDate 鉴定日期 char 10 年年年年-月月-日日
15 Note 备注 nvchar

  A.5.12 地震现场应急与救灾行动数据

        应急与救灾行动包含应急与救灾行动和地震现场救援日报,其数据格式分别见表A.71和表A.72。


A
71
建筑物安全鉴定结果及其分布属性表结构(bldg_appraise 2
,点属性)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EventID 地震编码 char 14 参见B.5
2 EventName 地震名称 char 40
3 T_Area 鉴定总面积 double ㎡(平方米)
4 Safty_Area 安全面积 double ㎡(平方米)
5 Danger_Area 暂不使用面积 double ㎡(平方米)
6 Rate_Safe_Area 安全面积占的比率 double
7 Rate_Danger_Area 暂不使用面积占的比率 double
8 Rate_Education 教育系统鉴定结果(比率) double
9 Rate_Medical 医疗系统鉴定结果(比率) double
10 Rate_Lifeline 生命线系统鉴定结果(比率) double
11 Summary 建筑物安全性概述及建议 nvchar
12 FillInDate 截止日期 char 10 年年年年-月月-日日
13 Note 备注 nvchar
注:鉴定的重点对象为在抗震救灾应急期,急需恢复使用或在使用的建筑;用作救灾避难场所和危及救灾避难所安全的建筑;生产或贮藏有毒或有害等危险物品的建筑;抗震救灾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对居民生活和恢复正常社会秩序有影响的建筑物。


表A.72 应急与救灾行动属性表结构(response_act,点属性)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EventID 地震编码 Char 14 参加B.5
2 EventName 地震名称 Char 40
3 Act_Time 行动时间 Cahr 5 精确到分钟,时时:分分
4 Central_Gow 中央政府反应内容 nvchar
5 Province_Gow 省级政府反应内容 nvchar
6 Relief 应急救灾系统 nvchar
7 Army 运用救灾队伍数量 int
8 Medical 派遣医疗队数量 int
9 Trans 运用运输工具数量 int
10 note 备注 nvchar

  A.5.13 地震现场音视频和图像数据

        A.5.13.1 音视频和图片数据

            地震现场音视频和图片信息表数据格式见表A.73。音视频和图片宜采用通用的格式。


A
73
地震现场救援日报数据表结构(diary_act)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EventID 地震编码 char 14 参见B.5
2 EventName 地震名称 char 40
3 Plan 行动计划 Nvchar
4 Relief 营救出幸存者数量 int
5 Num_Trans 求助和运送伤员数量 int
6 Corpse 清理遇难者尸体数量 int
7 List_Fac 动用设备和仪器清单 nvchar
8 Material 救灾物资发放 Double
9 Num_Cured 医疗伤者数量 Int
10 Sum 行政综述 nvchar
11 FillINdate 日期 char 年年年_月月_日日
12 note 备注 nvchar

    A.5.13.2 震害遥感影像

            应采用分辨率为亚米级至米级的震后卫星或航空遥感影像图。

    A.5.14 现场指挥记录数据

        现场指挥记录应包括现场工作人员及职责分工和指挥记录表,其数据格式分别见表A.74和表A.75。


A
73
地震现场救援日报数据表结构(diary_act)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EventID 地震编码 char 14 参见B.5
2 EventName 地震名称 char 40
3 Plan 行动计划 nvchar
4 Relief 营救出幸存数量 int
5 Num_Trans 求助和运送伏特加数量 int
6 Corpse 清理遇难都尸体数量 int
7 List_Trans 动用设备和仪器清单 nvchar
8 Material 救灾物资发放 double
9 Num_Cured 医疗伤者数量 int
10 Sum 行动综述 nvchar
11 FillInDate 日期 char 10 年年年年-月月-日日
12 Note 备注 nvchar



A
74
地震现场音视频和图片信息表数据表结构(multimedia)

  序号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EventID 地震编码 char 14
2 EventName 地震名称 char 40
3 Team 工作组名称 char 30
4 IDGroup 小组编号 char 4
5 Group 工作小组名 char 30
6 Duty 职责 char 20
7 Nmae 姓名 char 30
8 Sex 性别 char 5
9 Age 年龄 Int
10 Affiation 单位 nvchar
11 Telephone 电话 char 20
12 Email 邮件地址 nvchar



A
76
指挥记录数据表结构(command_information)

   字段名 字段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备注
1 EventID 地震编码 char 14
2 EventName 地震名称 char 40
3 InfID 信息编码 char 4 自动按顺序编码
4 Sender 信息发送人 char 50
5 SendDepartment 信息发送单位 char 50
6 Incept 信息接收人 char 50
7 Indepartment 信息接收单位 char 50
8 Title 信息标题 nvchar
9 Ccontent 信息内容 nvchar

附 录 B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共享数据编码规则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共享数据编码规则


B.1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共享数据代码通用编码规则

    本标准中有关地震现场应急指挥专题数据的代码由14位阿拉伯数字或字母组成,在数据库中的数据类型为字符型(char),其中第1位~第6位为县级行政区代码,采用GB/T 2260中规定的代码;第7位~第9位表示乡、镇和街道办事处代码,采用GB/T 10114-2003的编码方法(001~099表示街道办事处,100~199表示镇,200~399表示乡,400~599表示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第10位~第12位表示行政村、居委会和重点目标代码;第13位~第14位表示自然村和重点目标的序号。其代码定义如图B.1所示。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数据共享技术要求 GBT24888-2010》

B.2 行政村和居委会编码方案

    行政村和居委会采用表B.1进行编码。

表B.1 行政村和街区代码范围规定

代码规定 项目 代码规定 项目
001~199 居委会 200~399 村委会
400~499 相当于居委会的区域 500~599 相当于村委会的区域

B.3 重点目标编码方案

    重点目标采用表B.2进行编码。其中,第10位表示目标大类,第11位~第12位表示目标子类或分级。


表B.2 重点目标代码范围规定

  大类代码 大类名称 子类代码 子类名称
a 武装力量 a10 军队
a20 警察
a30 民兵预备役部队
b 桥梁和隧道 b10 特大型桥梁
b20 大型桥梁
b30 中型桥梁
b40 小型桥梁
b 桥梁和隧道 b50 特大型隧道
b60 大型隧道
b70 中型隧道
b80 小型隧道
b90 城市内部桥梁
c 通信枢纽 c10
d 危险源 d10 易燃易爆
d20 剧毒
d30 腐蚀
d40 放射性
d50 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砂土液化、软土震陷和不均匀深陷等危险区
d60 悬河段
e 大型企业 e10 特大型企业
e20 大一型企业
e30 大二型企业
e40 10 万人以上小型城镇的企业
f 消防 f 10 消防力量
g 公园绿地 g10 公园
g20 绿地
g30 大型场馆
h 医院 h10 一级
h20 二级
h30 三级
k 水库 k10 Ι 型水库(库容≥10⁹m³)
k20 大Ⅱ型水库(库容1×10⁶m³~1×10⁹m³)
k30 中型水库(库容1×10 ¹m³~1×10⁶m³)
k40 小型水库(库容1×1 0⁶m³~1×1 0⁷m³)
m 各种监测点 m10 气象台站
m20 地震台站(包括GPS 和卫星站等)
p 交通主干道 p10 高速公路
p20 国道
p30 省道
p40 县道
p50 乡村道
p 交通主干道 p60 干线铁路
p70 管内铁路
p80 水道
p90 城区内道路
r 河流 r10
S 学校 s10 小学
s20 中学
s20 大学
t 交通枢纽 t10 火车站
t20 机场
t30 码头
t40 长途汽车站
t50 公交枢纽
w 供水与污水处理 w10 供水
w20 污水处理厂
y 油气管线 y10 大型边境输油管道
y20 大型过境输气管线
y30 城市内部管线
z 其他重点目标 z10 党政机关、金融行业(银行、金库、造币厂)、电力、广播电视和外国驻华机构等
z20 旅游景点和自然保护区
z30 核设施
z40 航天基地
z50 物资仓库
z60 文物保护单位

B.4 房屋建筑和生命线系统编码方案

    采用表B.3进行编码。其中,第10位为标识符,第11位~第12位表示目标子类或分级。


B
3
房屋建筑和生命线系统代码范围规定

  大类代码 大类名称 子类代码 子类名称
j1 房屋建筑 j10 房屋建筑(不分类)
j11 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
j12 多层砌体房屋
j13 砖混平房
j14 砖木房屋
j15 土木房屋
j1 房屋建筑 j16 高层建筑
j17 钢结构建筑
j19 其他类别
j2 生命线系统 j20 生命线系统(不分类)
j21 通信系统
j22 交通系统
j23 供水系统
j24 供电系统
j25 供气系统
j3 水工结构 j30 水工结构
j4 土工结构 j40 土工结构
j5 地下结构 j50 地下结构
j6 大型企业 j60 大型企业
j7 重大设施 j70 重大设施
j8 其他工业构筑物 j80 其他工业构筑物

B.5 地震事件编码规则

    本标准中地震事件的编码由14位数字组成,格式为:年(4位)+月(2位)+日(2位)+时(2位)+分(2位)+秒(2位)。

    在数据库中数据类型为:字符型(char)。

附 录 C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共享数据元数据格式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共享数据元数据格式


C.1 元数据的构成

    C.1.1 元数据内容

        本标准采用元数据表描述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共享数据元数据的特征。元数据应包括元数据标识信息子集、参照系信息子集和地震数据附加子集三个子集。

    C.1.2 标识信息子集

        元数据所描述的数据集的基本信息应包括:

        a) 覆盖范围信息。数据集边界多边形、垂直方向范围和时间范围;

        b) 分发信息。数据资源的分发者和获取资源的传送选项信息;

        c) 负责单位信息。数据集负责人、单位和联系方法;

        d) 日期信息。说明有关日期和事件;

        e) 限制信息。访问和使用数据资源或元数据的限制。

    C.1.3 参照系信息子集

        数据集使用的空间和时间参照系的说明。

    C.1.4 地震数据附加子集

        提供地震现场基本情况说明。

C.2 元数据表中的实体和元素的属性

    C.2.1 中文名称

        赋给元数据实体或元素的一个中文名字。

    C.2.2 英文名称

        赋给元数据实体或元素的一个标记。元数据实体英文名称开头应为大写字母,而元数据元素的英文名称开头应为小写字母。元数据实体和元素名称之间应没有空格,应采用多个单词的连接,其中每个新单词的开头应为大写字母(如:CharacterSet)。元数据实体和元素的名称在本标准中应是唯一的。

    C.2.3 英文缩写

        英文缩写在本标准中应是唯一的,可通过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SGML)等执行技术使用这些英文短名。应按照与产生实体和元素英文名称相类似的命名规则产生英文短名。

    C.2.4 元数据项定义

        对元数据实体或元素的说明。

    C.2.5 约束/条件

        说明元数据实体或元数据元素是否必须选取的属性。包括以下三个选项:

        a) M——必选(Mandatory):表明该元数据实体或元素必须选择;

        b) C——一定条件下必选(Conditional):表明该元数据实体或元素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必须选择;

        c) O——可选(Optional):表明该元数据实体或元素是可选的,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将其包含在元数据文件中。

    C.2.6 最大出现次数

        元数据实体或元素可以具有的实例的最大数目。只出现一次用“1”表示,重复出现用“N”表示,N为不等于1的固定出现次数,采用相应阿拉伯数字表示(即“2”,“3”等)。

    C.2.7 数据类型

        说明元数据元素信息的值的类型,包括整型、实型、字符串、日期时间和布尔型。

    C.2.8 域

        对于一个元数据实体,域说明实体包含的内容(对应元素在元数据表中的行号)。

        对于一个元数据元素,域说明允许的值或使用自由文本。

C.3 元数据编写要求

    C.3.1 正确性

        应按照本标准对元数据表中数据元的类型和值域的规定填写,确保元数据内容的正确性。

    C.3.2 真实性

        应保证数据表内容真实,无虚假或夸张。

    C.3.3 易读性

        凡以文本填写的内容,其语言应精练且易懂。

    C.3.4 权威性

        元数据应由数据库或数据文件的所有者或其认可的作者编写完成,必要时需经过有关部门认可或专家论证。

    C.3.5 完整性

        应按照本标准对元数据表中数据元的约束条件填写。凡必选内容必须填写。一定条件下必选的内容在满足条件时必须填写。可选内容宜尽可能多地填写,以帮助数据管理者和数据使用者更充分地了解数据。

C.4 元数据录入及使用

    C.4.1 录入

        可采用字处理软件或符合本标准的专用录入软件录入元数据内容。元数据负责单位以文本文件(文件扩展名为txt)的形式提供有关数据库或数据文件的元数据。

    C.4.2 使用

        元数据应随数据同时提供。多种数据库和数据文件的元数据可导入数据库,形成元数据库,提供在线查询。

    C.4.3 更新

        随着数据库或数据文件内容的更新,元数据内容也应及时更新。

C.5 元数据表格式说明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数据的元数据以表格形式给出。表中每行代表一个实体或元素,其中带晕线的行定义实体,每列代表一个属性。

C.6 标识信息

    标识信息见表C.1。


表C.1 标识信息

序号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英文缩写 元数据项定义 约束/ 条件 再现最大次数 数据类型 元数据值城
1 数据集标识 Identification Ident 数据集的标高信息 约束条件取决于有关对象 出现最大次数取决于有关对象 元数据子集 序号2~65
2 数据集概述 DataSetSummary IdSum 数据集简介 M 1 实体 序号3~16
3 数据集中文全称 dataSetChineseFullName idCName 数据集中文名称 M 1 文本 自由文本
4 数据集中文简称 dataSetChineseShortName idCShort 数据集中文名称的简称 O 1 文本 自由文本
5 数据集英文全称 dataSetEnglishFullName idEName 数据集英文名称 O 1 文本 自由文本
6 数据集英文简称 dataSetEnglishShortName idEShort 数据集英文名称的缩写 O 1 文本 自由文本
7 完成日期 completeDate idDate 最近完成(更新)或预定完成工期 M 1 日期 CCYYMMDD (按照GB/T 7408-2005 的规定)
8 版本 Edition idEd 数据集的版本 C/ 数据集有新版本? 1 文本 文本
9 语种 language dataLang 数据集中使用的语种 M N 文本 文本
10 字符集 characterSet idChar 数据集使用的字符编码标准的全名 M 1 文本 CharacterSetCode (参照GB13000 ISO 10646-1 GB/T 15273 1-1994 ISO8859 1978 的规定
11 摘要 abstract idAbs 数据集内容的简单介绍 M 1 文本 自由文本
12 目的 purpose idpurp 建立数据集的目的 M 1 文本 自由文本
13 现状 Status idStatus 数据集进展状况 M 1 文本 自由文本
14 空间分辨率 spacialResolution idRes 定义数据集中空间数据密度的参数,如比例尺分母、平均地面采样间隔等 O N 文本 自由文本
15 专题类别 topid idTopic 说明数据集主题的关键字 M N 文本 自由文本
16 关键词 keyword idKeyword 说明数据集专题所用的常用词或短语 O N 文本 自由文本
17 数据集规模信息 Magnitude idMag 说明数据集的数据量及有关数据规模的信息 O 1 实体 序号19~21
18 数据集子集总数 dataSubSetNumber idSubNum 构成关系型数据库的基表或构成空间型数据库的数据层数 C/ 关系型数据库及空间型数据库 1 整型 >0
19 字段总数 fieldNumber idField 关系型数据库基表或空间数据库属性表中字段或属性项总数 C/ 关系型数据库及空间型数据库 1 整型 >0
20 记录总数 recordNumber idRecNum 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记录总数 C/ 关系型数据库 1 整型 >0
21 总数据量 dataQuantity idQuan 以发行格式存储的数据集数据总量 O 1 实型 >0 ;单位:MB
22 地理区域范围 GeographicExtent GeoExtent 在已知参照系统中整个数据集覆盖的地理区域 C/ 没有使用地理描述 1 实体 序号23~25
23 西边经度 westBoundLongitude westBL 数据集覆盖范围最西边的经度坐标,单位为+ 进制度 C/ 序号22 有? 1 实型 -180.0 西边经度 ≤180.0;西边经度≤东边经度
24 东过经度 eastBoundLongitude eastBL 数据集覆盖范围最东边的经度坐标,单位为+ 进制度 C/ 序号22 有? 1 实型 -180.0 东边经度 ≤180.0;东边经度≥西边经度
25 南边纬度 southBoundLatitude southBL 数据集覆盖范围最南边的经度坐标,单位为+ 进制度 C/ 序号22 有? 1 实型 -90.0 南边纬度 ≤90.0;南边纬度≥北边纬度
26 北边纬度 northBoundLatitude northBL 数据集覆盖范围最北边的经度坐标,单位为+ 进制度 C/ 序号22 有? 1 实型 -90.0 北边纬度 ≤90.0;北边纬度≥南边纬度度
27 地理描述 GeographicDescription GeoDese 说明数据集空间范围的常用的或知名的地点或地理区域名 C/ 没有使用地理范围? N 实体 序号28
28 地理标识符 geographicldentifier Geold 区位名称的唯一标识 C/ 序号30 有? 1 文本 自由文本或数字或代码
29 时间范围 TemporalExtent TempExtent 数据集内容的时间范围 M N 实体 序号33~34
30 起始时间 begin Begin 数据集内容的时间范围 M 1 日期 CCYYMMDD (按照GB/T7408-2005 的规定)
31 终止时间 end end 数据集内容的起始范围 M 1 日期 CCYYMMDD (按照GB/T7408-2005 的规定)
32 高程范围 AltitudeExtent AltExtent AltExtent O 1 实体 序号33~35    高层参照系统(见表C.8
33 最小高程值 minimumAltitude minAlt 数据集中最低高程 C/ 序号32 有? 1 实型 陆地 >-155m ,海洋 0m
34 最大高程值 maximumAltitude maxAlt 数据集中最高高程 C/ 序号32 有? 1 实型 陆地 <8848.24m ,海洋 0m
35 计量单位 vnitOFMeasure VertUoM 高程单位。如:米 C/ 序号32 有? 1 立本 自由文本
36 数据集联系信息 comtactInfo rpCntfnfo 与数据集有关的个人或单位的有联系信息 O N 实体 序号37~49
37 负责方 ResponsiblePart rpParty 与数据集有关的个人或单位的标识和联系信息 M N 实体 序号38~40
38 负责的个人名称 indivduaName rpIndName 数据集主要负责人 O 1 文本 自由文本
39 负责单位名称 OrganisaName rpO:gName 数据集主要负责单位名称 M 1 文本 自由文本
40 职责 role Role 负责方的职责 O N 整型 职责代码(见表C.4
41 联系信息 Contact Contact 与负责的个人或单位联系的有关信息 M N 实体 序号42~43
42 电话 phone phone 负责的个人或单位的电话 M N 实体 自由文本
43 传真 facsimile faxNum 负责的人个或单位的传真 M N 文本 自由文本
44 地址 Address Address 与负责的个人或单位联系的通信地址或电子邮件地址 C/ 未提供电话或网址? 1 实体 序号45~49
45 市(县)内的详细地址 detailAddress addDeail 区、街(路)、门牌号开信箱号 M N 文本 自由文体
46 市(县) cityQrCouaty addDetail 所在市(县) O 1 文本 自由文体
47 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Province addPro 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M 1 文本 自由文体
48 邮政编码 postalCode PostCode   邮政编码 M 1 整型 <1000000
49 电子信箱地址 electronicMailAddrss eMailAdd 负责的人个或单位的电子邮箱地址 O N 文本 自由文本
50 网络资源 OnLineResource Onlina 能获取有关信息的网址 C/ 未提供电话或通信地址 N 实体 自由文体
51 网址 resourceLinkage reLink 访问网络的方法或,包括URL 。如http://www.gii.gteey.edu/tgnbrowsett/ M 1 实体 序号51
52 浏览图 BrowseGraphic BrowGraph 表示数据集的静态图形(包括图例) O N 元数据实体 序号53~55
53 文件名称 fileName bgFileName 表示数据集覆盖范围的图形文件的名称 C/ 有静态图形? 1 文本 自由文本
54 文件类型 fileType bgfileType 有关图形文件的文件类型,如CGM EPS,GIF JPEG.,PS TIFF C/ 表静态图形? 1 文本 自由文本
55 网址 browseLinkage broLink 浏览图形的方法或网络地址 O N 文本 URL IETF RFC1738,IETFRFC2056
56 数据集限制 Constraints consts 访问和使用数据集必须遵守的限制信息 O N 实体 序号57~60
57 法律限制 LegalConstraints LegConsts 访问和使用数据集的限制和法律上的先决条件 O N 实体 序号58
58 使用限制 useConstraints useConsts 使用数据集时涉及及隐私权、知识产权的保护,或任何特定的约束、限制或注意事项,如“版权”、“许可”或“无限制”等 C/ 序号57 有? 1 整型 限制代码(见表C.5
59 安全限制 SecurityConstraints SecConsts 由于国家安全,保密或其他考虑,对数据集的限制 O N 实体 序号60
60 安全等级 SecurityClassisfication secClass 数据集限制的等级名称 C/ 序号59 ? 1 整型 数据集使用限制分类代码(见表C.6
61 格式 Format Format 数据分布的格式说明 M N 实体 序号62~65
62 格式名称 formatName forName 数据集提供的数据交换格式名称,如:SDTS M 1 文体 自由文本
63 版本 edition resEd 数据格式的版本号 M N 文体 自由文本
64 发行介质 publishMedia pubMed 发行数据集所用的介质名 O N 文本 自由文本,如:CD-ROM DVD 4mm 盒式磁带、2.5” 盒式磁带、网络、卫星、电话传输、专著、期刊和论文集等
65 网上发行地址 webURL webURL 访问数据集的网上地址(URL O N 文本 URL

C.7 参照系信息

    参照系信息见表C.2。


表C.2 参照系信息表

   序号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英文缩写 定义 约束/ 条件 再现最大次数 数据类型 元数据值城
66 参照系 ReferenceSystem RefSystem 关于参照系的信息 与引用本实体的对象相同 与引用本实体的对象相同 实体
67 坐标参照系 CoordinateReferenceSystem CoRefSys 坐标系统的元数据 与引用本实体的对象相同 与引用本实体的对象相同 实体 68~70
68 投影 Projection Projection 所用投影的名称 O 1 字符串 自由文本
69 椭球体 ellipsoid ellipsoid 所有椭球体的名称 O 1 字符串 自由文本
70 基准 datum datum 抽用基准的标识 O 1 代码 大地坐标参照系统(见表C.7
71 时间参照系 TimeReferenceSystem TmRefSys 数据集使用的时间参照系说明 与引用本实体的对象相同 与引用本实体的对象相同 实体 72
72 时间参照系名称 timeReferenceSystemName tmRefSysName 使用的时间参照系名称 M 1 字符串 自由文体


C.8 地震数据附加信息     地震数据附加信息表C.3。


C
3
地震数据附加信息表

  序号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英文缩写 定义 约束/ 条件 再现最大次数 数据类型 元数据值城
73 地震数据附加信息 EQAdditionalfnformation EqAddInfo 关于地震数据的补充说明 与引用本实体的对象相同 与引用本实体的对象相同 实体
74 地震现场调查 EqFieldSurrvey EqFieldSv 是否是大地震发生现场 C/ 地震现场 1 实体
75 地震参数 eqParameter eqPara 地震参数 M 1 文本
76 调查时段 surveyPeriod svPeriod 调查时段 M 1 文本
77 调查范围 surveyCoverage svCover 调查范围 M 1 文本

C.9 元数据代码

    元数据职责代码表、限制代码表、数据集使用限制分类代码表、大地坐标参照系统、高程参照系统代码表分别见表C.4至C.8。


C
4
职责代码表

  序号 中文名称 域码 定义
1 职责编码 负责方的作用
2 内容提供者 001 提供数据方
3 管理员 002 负责维护数据的人员
4 拥有者 003 数据拥有者
5 分发者 004 数据使用者
6 元数据提供者 005 数据分发人或分发单位
7 元数据提供者 006 提供数据集元数据信息的负责单位
8 生产者 007 生产数据或无数据的负责单位
9 联系单位 008 能免获得有关数据情况或回答有关数据问题的联系单位
10 主要调查者 009 负责采集信息和进行研究的关键人员
11 处理者 010 能够进行数据更新的负责单位
12 出版者 011 出版数据的负责单位




C
5
限制代码表

  序号 中文名称 域码 定义
1 限制 访问或使用数据的限制
2 版权 001 依据版权法生产、出版或出售数字数据的排它权
3 专利权 002 经过专利部门批准注册的独家所有的权利
4 正在申请专利权 003 正在申请专利权
5 许可证 004 正式许可
6 知识产权 005 创造的无形资产
7 其他限制 000 其他限制。


表C.6 数据集使用限制分类代码表

序号 中文名称 域码 定义
1 数据集使用限制分类 数据集使用的限制类型
2 公开 001 数据集对外公开
3 非公开 002 数据集不对外公开


C.7大地坐参照系统

  序号 中文名称 域码 定义
1 地理坐标类型
2 笛卡儿坐标系 001 相互正交于原点的n 个数轴(n 是任意正整数)组成的n 维坐标系
3 大地坐标系(经纬度) 002 用经度和纬度所表示的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
4 投影坐标系 003 由不同的投影方法所形成的坐标系
5 极坐标系 004 用某点至极点的距离和方向表示该点位置的坐标系
6 重力相关坐标系 005 重力测量及其计算的一种基准



C.8 高程参照系统代码表

  序号 中文名称 域码 定义
1 1956 年黄海高程系 101 1961 年后全国统一采用
2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102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测绘属于1987 5 26 日公布使用
3 地方独立高程系 103
4 大连高程基准 104 1945 年前东北地区使用
5 大洁高程基准 105 1959 年前用于山东西北部、河南中北部、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和甘肃等省区,1949 前后黄委会从有关点起算进行的水准测量成果
6 废黄河高程基准 106 1951 年前淮河流域使用
7 吴淞高程基准 107 曾在长江水系广泛使用
8 坎门高程基准 108 1949 年前江浙一带使用,1957 年后不再使用
9 珠江高程基准 109 1949 年前后珠江水利部位使用
10 罗星塔高程基准 110 1957 年前闽江流域有关
11 秀英高程基准 111 1959 年前海南岛广泛使用
12 榆林高程基准 112 1959 年至1985 年海南岛全岛使用

附录D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共享数据的数据字典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共享数据的数据字典


D.1 数据字典内容

    D.1.1 数据字典是数据及数据库的详细说明,它以数据库中数据基本单元为单位,按字母顺序排列,对其内容作详细说明。数据字典可用于数据库数据的查询、识别与相互参考。

    D.1.2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共享数据涉及的数据格式包括矢量数据、统计(属性)数据、栅格数据、影像数据、文本数据、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等。依据数据格式的特征,数据字典包括的内容有所区别。

    D.1.3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共享数据的数据字典的内容、含义和使用限定等见表D.1。

表D.1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共享数据的数据字典内容表

  序号 内容 含义 使用限定 类型
1 数据库或数据文件全名 中文全称,如“地震现场灾情数据库”、“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基础数据库”或文件全名等 任何数据库或数据文件必须说明 文本
2 数据库或数据文件简称 计算机存储的数据库或数据文件名称及命名规则。如“report.doc bridge bdf edles.mdb 等及命名方法说明 可选,加入此项内容可以帮助用户理解和使用该数据 文本
3 数据库或数据文件存储格式 计算机物理存储格式。如:doc rtf dbf e00 dgn shp mif tiff img eps avi 任何数据库或数据文件必须说明 文本
4 数据库或数据文件主要技术参数 矢量、栅格和影像数据库或数据文件提供使用所需要的必要参数,如投影参数,分辨率和定位点坐标等 矢量、栅格和影像数据库或数据文件必须说明 文本
5 数据库或数据文件内容说明 数据库、数据文件和影像等所表述的主题内容,包括分层信息、表的说明、矢量要素分类信息、几何特征和文件内容简介等 任何数据库或数据文件必须说明 文本
6 数据库数据项定义及说明 矢量和统计数据库握住的所有数据项定义及说明 矢量和统计数据库必须说明 文本
7 数据项内容说明 数据值、代码及依据标准说明 矢量和统计数据库必须说明 文本
8 数据使用方法简介 包括硬件、操作系统及工具软件要求、解压缩方法、数据库装入和调用说明等 任何数据库或数据文件必须说明 文本
9 数据库或数据文件补充信息 数据字典各项内容无法包括的信息或数据字典作者认为有必要让用户了解的作息 可选,加入此项内容可以帮助用户理解和使用该数据 文本
10 数据字典负责单位信息 对本数据字典负责的单位或个人信息,包括名称、地址和联系办法等 任何数据库或数据文件必须说明 文本

D.2 数据字典示例

    D.2.1 矢量数据库数据字典实例——福州市防震减灾基础背景数据库

    数据库全名

        福州市防震减灾1:25 000基础数据库。

    数据库简称

        福州25 000基础库。

    数据库存储格式

        ESRI shape文件格式,可以转换成其他常用GIS格式。

    数据库主要技术参数包括:

        数据库或数据文件主要技术参数包括:

        a) 参数说明:数据采用十进制度为单位的地理坐标表示;

        b) 投影:采用Pulkovo(1942)投影参数。

    数据库内容说明

    内容概述

        该数据库包含福州市地震地质灾害预测分区图层、福州市崩塌与滑坡危险区图层、福州市场地分类控制点分布图层、福州市场地类别分区图层、福州市第四系等厚图层、福州市断裂分布图层、福州市古洼地古河床分布图层、福州市抗震防灾土地利用规划图层、福州市次生火灾易发区图层、福州市砂土液化危险区图层、福州市区避震疏散场地图层、福州市全新统等厚图层和福州市软土震陷区图层。以上数据资料完成日期为1999年12月。

    数据项说明

        数据层1_Catastrophe_region.shp:该数据层是根据福州地形地貌、地震构造、地震地质和工程地质等要素在1:25 000地形图上综合给出福州市地震地质灾害预测分区图。使用者可根据该数据层查询工作区内地震地质灾害的各类数据及其空间分布状况。

        属性项_type 地震地质灾害分类

        属性项_name 地震地质灾害名称

        数据层2_Landslide.shp:该数据层在1:25 000地质图上根据地形地貌、山体构造和历史地震等预测山体滑坡与崩塌区空间分布范围,使用者可根据该数据层了解工作区内主要山体滑坡与崩塌的空间分布。

        属性项_name 危岩区名称

        ……

        数据层13_Engineering_geology.shp:该数据层在1:25 000地质图上给出不同工程地质分类的空间分布范围,使用者可根据该数据层了解工作区内主要工程地质分类单元的空间分布。

        属性项_sort 工程地质分类

        属性项_name 工程地质名称

    数据库数据项定义及说明(按数据项名称字母顺序排列)

        数据项1_name:名称

            字段长:30

            类型:char

            数据项所在数据文件或表名:Landslide.shp

            数据项所在数据文件或表名:Catastrophe_region.shp

            ……

        数据项2_type:地震地质灾害分类

            字段长:4

            类型:int

            数据项所在数据文件或表名:Catastrophe_region.shp

            ……

    数据项内容详细说明

        数据项10_vii_liquefaction:Ⅶ度地震烈度时砂土液化危害等级

        数据项11_EPA:峰值加速度

        ……

    数据使用方法简介

        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显示或使用本数据库,如ARC/INFO、ARCVIEW或MAPINFO等。

    数据库或数据文件补充信息

        本数据库是福建省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项目工作成果的一部分。

    数据字典负责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福建省地震局

        通信地址:福州市华鸿路7号省地震局

        邮政编码:350003

        联系电话:0591-8784××××

        传真:0591-8781××××

        电子邮件地址:

        单位网址:http://www.fjea.gov.cn

    D.2.2 中国灾害性地震震例与灾情数据库数据字典实例

    数据库或数据文件全名

        中国震例与地震灾情数据库。

    数据库或数据文件简称

        MapECDIS.MDB

    数据库或数据文件存储格式

        ACCESS数据库格式,可以导出其他常用数据库格式用于数据交换。

        地理要素采用MapInfo Table格式,可以转换成其他常用GIS格式用于数据交换。

    数据库或数据文件内容说明

    内容概述

        该数据库包含:

        ——1966年到1999年我国开展了震例研究的全部地震,包括定点观测项目异常统计、构造背景、台站、异常情况登记、异常统计表、震害统计和震源机制解等;

        ——我国有史记录以来至2000年破坏性地震的灾情。

    数据项说明

        数据层1_EqCase.tab地震震例基本参数数据库,是1966年到1999年我国开展了震例研究的全部地震的震中位置(点属性),属性数据包括了地震编码等,通过该编码实现与震例属性数据库各种数据表关联。

            属性项_ID 地震编码

            属性项_name 地震震例名称

            ……

        数据层2_EqDisaster.tab地震灾情数据库,是我国有史记录以来至2000年破坏性地震的震中位置(点属性),属性数据包括了地震编码等,通过该编码实现与地震灾害属性数据库各种数据表关联。

            属性项_ID 地震编码

            属性项_name 破坏性地震名称

            ……

        ……

    数据库数据项定义及说明

        数据项1_ID 地震编码

            字段长:4

            类型:char

            数据项所在数据文件或表名:地震基本参数

            数据项所在数据文件或表名:定点观测项目异常统计1

            数据项所在数据文件或表名:震源机制解

            ……

            数据项所在数据文件或表名:地震灾情

        数据项2_death_num死亡人数: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

            字段长:4

            类型:int

            数据项所在数据文件或表名:地震灾情

            ……

            数据项所在数据文件或表名:灾情统计

        数据项3_latitude纬度:发生地震位置的纬度

            字段长:4

            类型:double

            数据项所在数据文件或表名:台站

            ……

            数据项所在数据文件或表名:地震灾情

        ……

    数据项内容详细说明

        数据项22_strikel节面Ⅰ走向:震源机制解的节面Ⅰ走向,单位度,取值×××.×

        数据项23_dip_direction1节面Ⅰ倾向:震源机制解的节面Ⅰ倾向,取值N;NE;E;ES;S;WS;W;NW

        数据项24_dip_angle1节面Ⅰ倾角:震源机制解的节面Ⅰ倾角,单位度,取值××.×

        ……

    数据使用方法简介

        可用常用关系型数据库软件读取。

    数据字典负责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通信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3号

        邮政编码:100036

        联系电话:010-8801××××

        传真:010-8801××××

        电子邮件地址:×××××@seis.ac.cn

        单位网址:http://www.seis.ac.cn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GB 13000.1 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GB 13000.1-1993,ISO/IEC 10646-1:1993,IDT)

    [2] GB/T 15273.1-1994 信息处理 八位单字节编码图形字符集 第一部分:拉丁字母一

    [3] GB/T 18207.2-2005 防震减灾术语 第2部分:专业术语

    [4] DB/T 11.1-2007 地震数据分类与代码 第1部分:基本类别

    [5] DB/T 11.2-2007 地震数据分类与代码 第2部分:观测数据

    [6] ISO 8601:2004 Data elements and interchange formats—Information interchange—Representation of dates and times

    [7] ISO 8601:2004 Data Elements and Interchange Formats—Information Interchange—Representation of Dates and Times—Third Edition

    [8] ISO 8859-1:1987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8—Bit Single—Byte Coded Graphic Character Sets—Part 1:Latin Alphabet No.1

    [9] ISO/IEC 10646-1:1993/AMD.2:1996(E)Information technology—Universal Multiple—Octet Coded Character Set(UCS)—Part 1:Architecture and Basic Multilingual Plane

    [10] ISO/IEC 10646:2003/AMD.3:2008 Information technology—Universal Multiple—Octet Coded Character Set (UCS)—Amendment 3:Lepcha.01 Chiki.Saurashtra.Vai and other characters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建筑

《电子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GB50814-2013》

2020-11-9 8:05:13

建筑

《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120-2009》

2020-11-9 8:05:1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