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接闪杆,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内的装置。在被保护容物顶端安装一根接闪器,用符合规格导线与埋在地下的泄流地网连接起来。避雷针规格必须符合GB标准,每一个防雷类别需要的避雷针高度规格都不一样。
2.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
带电的云,首先是从上往下运行,在高处安避雷针,就首先将云中的电放掉,以后到房子专接触云的时候,就基本没属有或只有少部分电而没有危险了.
在高大建筑物顶端安装一个金属棒,用金属线与埋在地下的一块金属板连接起来,利用金属棒的尖端放电,使云层所带的电和地上的电逐渐中和,从而不会引发事故。避雷针规格必须符合GB标准,每一个级别的防雷需要的避雷针规格都不一样。
避雷针实际上是来“引雷源针”,是牺牲了自我来保护其他设施。
它虽然被雷劈,但是本身并不会损坏,因为就是一根金属,没什么可坏的。
雷电是一种放电现象,就和我们平时居家偶尔被静电电一下,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这个规模要大的多,产生的破坏性也大很多;
静电放电有一种尖端放电的趋势,就是会在尖尖的凸起处放电,避雷针的道理就是弄一个最尖的,最容易放电的导体,让雷只劈它,从而保护其他设施。
电子设备会受到雷电的干扰甚至破坏,因为放电瞬间可能在电子设备内部产生感应电流,有可能损坏设备,甚至连带伤害使用者。
如果电子设备的屏蔽做的好,是不会有问题的。
避雷针的防雷作用是它能把闪电从保护物上方引向自己并安全地通过自己泄入大地,因此,其引雷性能和泄流性能是至关重要的。避雷针的引雷性能已有实验和理论分析如下:
其中简化包络线是一条抛物线,此线即为在正、负雷雨云下该避雷针的50%击针击地平均分界线。小圈为空中各点实验放电统计数据,表示模拟实验下行先导的针尖位置,黑圈表示百分之百击针,白圈表示百分之百击地,黑白各半表示50%击针及击地。
雷击避雷针和地的放电强度与雷电极的极性有关:当雷的极性为正时,雷对避雷针的放电强度高于雷对地;当雷的极性为负时,雷对避雷针的放电强度略低于雷对地。所以在同样电压下雷电极对针的放电距离R与雷电极对地的放电距离H是不同的。
(4)避雷针扩展资料:
避雷针的相关作用及注意事项:
由于避雷针的构造和作用,要特别注意保持避雷针的良好导电性。一旦有一处联接不好,或断了,断口以上的一段就成为一个隔离的导电系统。
当云中有电荷时,这隔出的部分上部感应出与云中电异号的电荷,而下部感应出与云中电同号的电荷,如果上部和云中电起放电作用时,强大的放电电流只能通过建筑物放出大量热量,于是引起雷击。这样不但不能避雷,反而还招来雷祸。
为防意外,高大建筑物最好竖起几条避雷针。另外,每一又避雷针只能保护一定的建筑面积。对于较大的建筑物也需要竖起几条避雷针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避雷针
避雷针的原理:
在雷雨天气,高楼上空出现带电云层时,避雷针和高楼顶部都被感应上大量电荷,由于避雷针针头是尖的,所以静电感应时,导体尖端总是聚集了最多的电荷。
这样,避雷针就聚集了大部分电荷。避雷针又与这些带电云层形成了一个电容器,由于它较尖,即这个电容器的两极板正对面积很小,电容也就很小,也就是说它所能容纳的电荷很少。
而它又聚集了大部分电荷,所以,当云层上电荷较多时,避雷针与云层之间的空气就很容易被击穿,成为导体。这样,带电云层与避雷针形成通路,而避雷针又是接地的,避雷针就可以把云层上的电荷导入大地,使其不对高层建筑构成危险,保证了它的安全。
(5)避雷针扩展资料:
针对雷电的危害,避雷措施分为外部避雷措施和内部避雷措施两方面:
1、外部避雷措施主要有安装接闪器(如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接闪器用于截获闪电,避免被保护物受到闪电直接雷击;接地装置用于雷电流向大地的泄散,并有接地电阻要求;引下线用于连接接闪器和接地装置。
2、内部避雷措施包括:屏蔽、合理布线、安装避雷器(SPD)、等电位联结、接地。屏蔽和合理布线可减少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对线路和设备的影响;
避雷器的安装可限制线路上的电涌电压并引导雷电流的泄散;等电位连接可避免相邻金属物及线路间出现反击;接地是屏蔽及避雷器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
当雷电发生时,装置避雷针是避免雷击的有效方法。在房屋最高处竖一根金属棒,棒下专端连一条属足够粗的铜线,铜线下端连一块金属板埋入地下深处潮湿处。金属棒的上端须是一个尖头或分叉为几个尖头。有了这样的装置,当空中有带电的云时,避雷针的尖端因静电感应就集中了异种电荷,发生尖端放电,与云内的电相中和,避免发生激烈的雷电。但这种作用比较慢,如果云中的积电很快,或是一块带有大量电荷的云突然飞来,有时就会来不及按上述方式中和,于是就有强烈的放电,此时雷电仍会发生。但这时由于避雷针高过周围物体,它的尖端又集中了与云中的积电异号的电荷,如果雷电是在云和地面物之间发生,放电电流主要通过避雷针流入大地,因此,不会打在房屋或附近人的身上,只会打在避雷针上了。所以,一方面,避雷针的尖端放电作用会减少地面物与云之间打雷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到了不可避免时,它自己就负担了雷的打击,使房屋与人得到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