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硬件就是指电抄脑的一些袭组成部分,
比如 CPU 硬盘 内存条 主板 显卡(独立) 光驱 电源 机箱等, 这些都是电脑的硬件 就是你能看到摸到的实物。
电脑软件就是指你的操作系统 和其他应用程序等
比如 WINDOWS操作系统 常用的QQ 看电影用的播放器等这些都属于电脑软件 你所说的驱动程序就属于电脑软件,一些电脑硬件(如显卡,声卡等)就需要在电脑上安装一些驱动程序才能使那些硬件正常工作起来!
建议你先去买些电脑基础之类的书和光碟来看看!
一、关于CPU
1.CPU频率越高性能就越高吗?
不一定。这是在很多新手当中存在的误区。CPU性能取决于很多综合参数,不一定根频率成正比。当然,在同系列的CPU中,比如都是赛扬4,频率越高性能越高。
2.为什么赛扬高频低能?而速龙系列低频高能?
说这个问题之前先讲一下什么叫缓存。缓存(英文名Cache),即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位于CPU和主存储器DRAM(也就是内存)之间的规模较小的但速度很高的存储器(其实硬盘、刻录机缓存也都是一个道理)。CPU的缓存分两个,一个是内部缓存,也叫一级缓存(L1 Cache):封闭在CPU芯片内部的高速缓存,用于暂时存储CPU运算时的部分指令和数据,存取速度与CPU主频一致。L1缓存越大,CPU工作时与存取速度较慢的L2缓存和内存间交换数据的次数越少,相对电脑的运算速度可以提高;外部缓存,也叫二级数据缓存(L2 Cache):CPU外部的高速缓存,现在处理器的L2 Cache是和CPU运行在相同频率下的(以前P2 P3的二级缓存运行在相当于CPU频率一半下)。
赛扬的基本架构和同时代的奔腾是差不多的,但它的外频低、前端总线低,而且缓存与奔腾系列相比严重缩水(Northwood核心赛扬4的二级缓存只有128K,而Northwood核心P4的二级缓存有512K)。减少了四分之三的缓存大大降低了成本,但也造成了CPU能力的急剧下降。而速龙系列的一级缓存高达128K,TA、TB核心的速龙二级缓存为256K,Barton及以后核心的速龙二级缓存达到了512K,再加上其比较精确的指令分支预测以及三路数据校验(或者叫三角形数据校验回路),所以处理器虽然工作频率不高,但性能很出色。
3.我的CPU温度为什么那么高?
首先是散热器的问题,再者就是机箱内通风不好,可能是电源线和数据排线影响了通风。另外不必对CPU的温度太过敏感,一些朋友看到五六十度就吓坏了。其实没有那么夸张,一般来说,CPU在75度以下都可以安全工作(通常认为安全工作温度=极限工作温度的80%)。
4.为什么我的CPU外频只有100而其他人的都是400、533等等?
问这类问题的朋友都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他们把外频和前端总线的概念混淆了。外频是由主板为CPU提供的基准时钟频率,一般常见的有100、133、166、200。而我们说的FSB(Front System Bus)指的是系统前端总线,它是处理器与主板北桥芯片或内存控制集线器之间的数据通道,常见频率有400、333、533、800。作为新手不必掌握那么多概念性的东西,只要记住以下几个公式:
主频=外频*倍频(MHz)
Intel CPU前端总线=外频*4(MHz)
AMD CPU前端总线=外频*2(MHz)
CPU数据带宽=前端总线*8(MB/s)
内存带宽=内存等效工作频率*8(MB/s)
5.什么是超线程?超线程对我有用吗?为什么我用了超线程CPU 系统性能没有得到多少提升?
所谓超线程技术(HT)就是利用特殊的硬件指令,把多线程处理器内部的两个逻辑内核模拟成两个物理芯片,从而使单个处理器就能“享用”线程级的并行计算的处理器技术。多线程技术可以在支持多线程的操作系统和软件上,有效的增强处理器在多任务、多线程处理上的处理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模拟两个CPU进行工作。
采用超线程技术的CPU在处理多任务的能力上显著强过非超线程的CPU,但在单任务的工作方面并没有太大的性能优势,甚至在运行不支持超线程技术的软件时性能还略有下降。一般来说,超线程的CPU主要用在高端机及服务器上,普通的家用或办公机器,如果没有特殊要求,不必使用HT。
关于很多朋友反映使用超线程CPU性能提升不大的问题做一下解释,这当中存在一个误区,很多朋友认为只要使用超线程的CPU就能用上超线程技术,事实上并非如此。要将超线程的威力发挥出来需要五大基本的条件
a)CPU要支持HT,目前支持超线程技术的CPU有P4C系列、P4E系列以及部分型号的Xeon
b)主板芯片要支持HT,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条件之一。目前支持HT的主板芯片组主要有 Intel i925/i915/i875/i865全系列、VIA PT800/PT880、SIS 655FX/655TX/661FX、ATI 9100IGP。
c)内存需要双通道的DDR400。由于开启超线程的CPU前端总线高达800MHz,数据带宽高达6.4GB/s,因此要求内存带宽也必须达到6.4GB/s,避免系统瓶颈的产生。单通道的DDR400带宽只有3.2G/s,而双通道技术可使其带宽增加一倍,达到6.4G/s,满足超线程CPU的需要。我见到不少朋友拿848配P4C,这就是超线程性能无法发挥出来的原因之一。(顺便提醒一句,i848、PT800只是支持超线程,却不支持双通道,这是一些朋友将其称之为鸡肋的原因)
d)操作系统的支持。这是被人们忽略最多的前提条件!绝大多数朋友认为只要硬件全方面满足超线程的需要就可以了,其实不是如此,小心操作系统会从中作梗!目前支持超线程技术的操作系统极为有限,只有WinXP专业版(打上SP1补丁)以后的操作系统才支持超线程技术,另外Windows2000打上最新的SP4补丁也可以支持超线程。
e)应用软件的支持。一般来说,只要能够支持多处理器的软件均可支持超线程技术,但是实际上这样的软件并不多,而且偏向于图形、视频处理等专业软件方面,游戏软件极少有支持的。应用软件有Office 2000、Office XP等。其实,使用超线程并非人们想象得那么简单。
6.什么叫超频?超频有什么用?对系统有害吗?如何超频?
所谓超频,就是让CPU(显卡、内存也一样,后面省略,仅以CPU为例)工作在高于其额定的频率之下,以榨取其潜力和性能。
超频可以使CPU的性能得到一定的提升,举个例子,把P4 2.4的频率超频至2800MHz,就可以让它达到P4 2.8的性能水平,从而少花钱用好东西。
合理的超频对系统不会有太大的危害,只是发热量大一些罢了,如果超的太过火,会严重缩短配件的寿命,甚至烧毁。
超频须要主板的BIOS支持,至于能超多少则取决于主板和CPU还有散热系统。最普通的超法:进入BIOS,再进入“频率/电压控制”(具体名称不一定相同,一般带有Frequency字样的就是了,而且不一定所有的BIOS都有此项),然后将 CPU Host Clock Control(处理器频率控制) 一项的值设为 Enabled,进行具体调节。现在的CPU都锁了倍频,因此我们只能从外频上做手脚,外频一项的名称叫做 CPU Host Frequency,右侧则是相对应的数值。超频要循序渐进,不要一次超的太多,要随时观察温度,随机应变,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频率。
二、关于内存
1.DDR和SDR有什么区别?’
DDR是Double Data Rate的缩写(双倍数据速率),DDR SDRAM内存技术是从几年前主流的PC66,PC100,PC133 SDRAM技术发展而来。它在工作的时候通过时钟频率的上行和下行都可以传输数据(SDRAM只能通过下行传输),因此在频率相等的情况下拥有双倍于SDRAM的带宽。另外DDR内存的DIMM是184pins,而SDRAM则是168pins。因此,DDR内存不向后兼容SDRAM。
2.DDR400的频率就是400MHZ吗?
可以这么认为,但严格来说,DDR400的实际工作频率是200MHz,由于其带宽双倍于同频率的SDRAM,因此它的等效工作频率为400MHz。
3.什么是双通道内存?
所谓双通道DDR,简单来说,就是芯片组可以在两个不同的数据通道上分别寻址、读取数据。这两个相互独立工作的内存通道是依附于两个独立并行工作的,位宽为64-bit的内存控制器下,因此使普通的DDR内存可以达到128-bit的位宽,如果是DDR400的话,双通道技术可以使其达到DDR800的效果,内存带宽陡增一倍,由原先的3.2GB/S猛增为6.4GB/s。
双通道DDR有两个64bit内存控制器,双64bit内存体系所提供的带宽等同于一个128bit内存体系所提供的带宽,但是二者所达到效果却是不同的。双通道体系包含了两个独立的、具备互补性的智能内存控制器,两个内存控制器都能够在彼此间零等待时间的情况下同时运作。例如,当控制器B准备进行下一次存取内存的时候,控制器 A就在读/写主内存,反之亦然。两个内存控制器的这种互补“天性”可以让有效等待时间缩减50%,双通道技术使内存的带宽翻了一翻。
4.使用双通道DDR400就会使系统性能大大提升吗?
会,但仅限于P4C系列。双通道内存技术是为了满足超线程CPU那高达6.4G/S的带宽需求而产生的,一般CPU搭配双通道内存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内存带宽只要满足CPU总线带宽的需要就可以了(怎么算详见前面讲过的CPU数据带宽计算公式),再高的话对系统性能没有多少提升,反而会让CPU成为新的系统瓶颈。
4.怎么才能开启双通道内存?
a)首先,主板芯片要支持,目前支持双通道内存的芯片有Intel i865/875/915/925全系列,VIA PT880,SIS 655FX/655TX,ATI 9100IGP。
b)要将内存插入正确的DIMM槽中,开启双通道必须要搭配两条内存,而这两条内存必须插在两个不同通道的DIMM槽中。一般来说,不同颜色的DIMM槽就是不同的通道,当然这可能需要根据产品的不同另当别论,主板说明书中都会有介绍的。
另外提醒大家一下,组成双通道的两条内存最好是一样的,不然可能会出现稳定性下降的问题。
5.我该买什么型号的内存?
关于选购配件我有一个原则,合适的就是最好的,不要看着别人怎样、潮流怎样就盲从他人。
a)关于内存的大小。如果只是普通的上网、学习、办公用,256M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游戏玩家,256的内存已经难于应付,这就需要搭配512M甚至1G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b)关于内存的频率。前面讲过,内存带宽要与CPU带宽一致。CPU外频和内存外频有着密切关系,关系到识别内存参数问题。如赛扬2.4G,我们知道赛扬2.4G外频为100,需要的内存带宽为3.2G(根据计算CPU需要内存带宽得出的),理论上用DDR400(内存带宽为3.2G/S就可以满足CPU所需要的带宽.但是,由于赛扬外频为100,不能正确识别DDR400,外频为200的内存,赛扬只能识别外频为133的DDR266,是为什么呢?Intel在主板芯片组上设定了“内存异步工作”来保护自己的产品,因为一旦CPU要求3.2GB/s的数据吞吐而内存本身达不到,芯片组不进行设置的话——内存被强制要求更高的数据流量,必然产生内存强行超频,从而导致稳定性下降。作为初学者可以这么认为:CPU外频是多少,就选用工作频率是多少的内存(注意不是等效频率,而且仅限于DDR)。——帮就帮到底,给大家列个表!
赛扬4—DDR266 赛扬D—DDR333
P4B—DDR333 P4C—DDR400(要两条组双通道) P4E—DDR400(要两条组双通道) 新P4A(Prescott)—DDR333
Duron—DDR266
AthlonXP—DDR400(考虑到超频因素) Athlon64-DDR400(要两条组双通道)
其实目前在市场上DDR333与DDR400的差价已经很小了,大部分都在10元以内,因此大家可以不必那么教条的算公式,无论是考虑到超频或者日后的升级,DDR400都是首选。
三、关于主板
1.主板集成的网卡要千兆的才好吗?
不一定。那要看你的用途和网络接入带宽。一般来说,网络入户的时候带宽有10M就不错了,一般主板带的百兆网卡都能满足需求,当然如果是服务器的话,数据吞吐量较大,需要千兆的网卡。打个比方,水流本来就不大,那么水龙头开得再大,水流也不会增大。
2.主板北桥芯片名称后缀的P、G等字母代表什么意思?
在Intel芯片这方面,带G的都有集成显卡,但GL、GV没有AGP扩展槽。带P就是除集成显卡以外完整的主板布置,后缀加E是对产品的改进、增强版本。
3.我该买什么品牌的主板?
主板不同于其他配件,是系统的基础部分,大厂和小厂产品之间的差异很大,因此选购合适的品牌非常重要。就目前市场观察的情况来看,单从品质而言,大致的品牌排序如下:
Intel:华硕(ASUS) 技嘉(GIGABYTE) 微星(MSI) 英特尔(Intel) 磐正(EPOX)
AMD:磐正(EPOX) 华硕(ASUS) 升技(Abit) MSI(微星) 硕泰克(SOLTEK)
品质只是一方面,加上价格等等的因素,具体要哪款要靠用户自己选择。
4.华硕的东西没有性价比吗?
不要认为我是在这儿做广告,我只是在陈述事实。性价比这个概念不光取决于价格,并非价格贵的东西就没有性价比了。没错,华硕的东西贵是贵了,但是它的高性能和稳定性无可挑剔。这个问题其实普遍存在于市场,例如IBM的笔记本等等。
四、关于硬盘
1.什么是SATA?SATA比IDE要好吗?我要不要用SATA?
SATA的全称是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也叫做串行ATA,用以区分现在的PATA(Parallel ATA,并行ATA)。它是在2001年制定的最初标准,2003年开始逐步推广实施的一种高速传输接口。SATA的理论传输速度为150MB/s,高于现在最快的Ultra ATA 133M/s,而且它使用的数据线更窄,散热更好,安装方便,电压更低,已经订好了以后300M/s甚至600M/s的传输速率标准,会成为以后几年的主流接口。
以后发展成熟的SATA肯定比IDE优点多的多,但现在,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SATA的缺陷大于优点,受到内部传输率的限制,SATA的实际外部传输率只有50-100M/s,远远小于理论标准,安装操作系统十分麻烦,而且主板上有任何一样设备超频,SATA硬盘就会极不稳定。因此,现在选购SATA实在不是什么明智之举,不要为了赶潮流就用一些比较新的东西。
2.我该用多大的硬盘?
这个问题实在不应该问出来,还是那句话,合适的就是最好的,不要为了赶潮流就用一些比较新的东西,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而言,文字处理用户40G就够了,一般的办公、家用机选用80G,发烧的游戏玩家最好用120G,因为目前的游戏吃空间太厉害了。
3.为什么我的80G硬盘只有74G?
不只一个朋友问过这个问题,其实这是正常的现象。我们知道,1G=1024*1024*1024个字节,但是硬盘厂商在生产时把1000*1000*1000个字节看作1G,这样一来就有差异了。目前市场上的硬盘,80G实际容量为74G左右,120G为111G左右,也就是说实际容量在标称容量的92%-94%。如果差得太多就是品质问题了。
4.硬盘型号中的2M、8M是什么意思?
这是指硬盘的缓存。硬盘缓存是硬盘与外部总线交换数据的场所,当磁头从硬盘盘片上将磁记录转化为电信号时,硬盘会临时性地将数据暂存到数据缓存内,当数据缓存内的暂存数据传输完毕后,硬盘会清空缓存,然后再进行下一次的填充与清空。简单的说,每当系统从硬盘上读写数据时,也会将数据“顺便”存入缓存,当下一次系统要读取的数据正好存放于缓存中时,系统就直接将缓存中的数据取走,我们称之为“快去命中”,因为缓存的读写速度比硬盘要快得多,所以这样可有效加速硬盘数据处理的速度。大缓存的硬盘性能有明显的优势,但价格也贵一些。
五、关于显卡
1.128M显存的卡比64M的性能提升很多吗?
不一定。如果图形芯片档次不高,没必要搭配大显存,就像P3没有必要搭载1G的内存一个道理。一般来说,ATI R9550以上、NV FX5600以上的显卡搭配128M显存才比较有实际意义,市面上一些128M的MX440甚至256M的9550,都是蒙骗初级消费者的产品。
2.64M 128bit和128M 64bit哪个好?
当然是前者!位宽比显存大小重要的多,位宽提升一倍,显存带宽就增加一倍,这个性能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打个比方,有100辆车在高速公路上跑,另外200辆车在土路上跑,你说谁的效率高?9600SE之所以被很多人抛弃,就是因为它在位宽上的缩水。还有七彩虹前段时间推出的所谓“8管线9800SE”,受到了很多人的唾骂,原因就是其位宽只有128bit,远远不能满足显示核心的要求。
3.显卡名称的后缀是什么意思?
ATI卡:XT—高端版 Pro—加强版 SE—缩水版
NV卡 :Ultra—高端版 XT—缩水版 LE—缩水版
六、关于显示器
1.显示器的带宽很重要吗?
不是太关键,现在所有的主流显示器带宽都在110MHz以上,在1024*768分辨率下都稳定的刷到85Hz。85Hz是大多数人眼睛刚好感觉屏幕不闪烁的刷新率,如果再高的话还可能提高辐射。因此不要盲目的追求高刷新率。
2.现在选购液晶显示器合适吗?
要分开来说。对于文字用户来讲,液晶显示器再合适不过了,家用和办公的话,可以看预算和主要用途而定。如果是专业作图或者发烧游戏玩家就算了,首先是液晶显示器的反应时间、亮度、色彩对于这两项用户来说还是不如CRT显示器,另外液晶显示器的保养也比CRT显示器困难得多。
3.什么样的显示器显示效果最好?
采用珑显像管的显示器性能最为出色,钻石珑在文字的显示上更为优秀,特丽珑在色彩的表现上更好。
七、关于其他配件
1.我该选择什么样的音箱?
目前音箱市场比较混乱,一般没有特殊要求的用户,市面上百十元的普通2.1音箱都能满足要求。如果主要用来听音乐或者耳朵十分挑剔,还是买个Hi-Fi的,因为目前中低档的2.1音箱的音质都不是太好,尤其是低音炮的爆音问题都比较严重,而高档的2.1音箱价格都很贵,因此三五百元的Hi-Fi就成了首选。
2.为什么很多人说Combo不好?
Combo同时支持CD刻录和DVD读取,曾经红火一时,但现在没有那么热了,最大的问题就是激光头的反复转换导致的寿命短,另外也有一些朋友反映刻录质量很差。因此,若不是需要刻大量的碟,还是买个DVD-ROM比较好,最完美的搭配就是DVD-ROM加上CD-RW,当然前提是价格你要接受得了。
3.电源的功率多高合适?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先说说机箱的选购,现在很多经销商以时尚和美观为理由怂恿消费者购买四五百元的高档机箱,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机箱是所有配件当中最无足轻重、经销商利润最高的部分,在我看来,是个箱子就行,除非你是个很讲究美观的人。但是电源一定要好,杂牌机箱的电源往往很差,不如买个空箱另配电源。至于要用多少功率的电源,现在主流的AMD配置以及P4B、P4C配置,250W的电源都能满足需求,但是面对Prescott、GeForce6800、X800、Athlon64等等这类的电老虎,300W的电源都难于应付,用户在购买之前最好大体计算一下配件的总功率,然后挑选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希望得到你的采纳!
谢谢
我觉得吧,学习C这类的语言其实还是要把API掌握好,并且对HAL有一定的了解,最好能对计算机运算内时数据的流容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也就是知道数据会从什么部件进入什么部件,不要求达到汇编级的掌握,但最好在逻辑上掌握动态关系
你是大学生吧,有一本书叫微机原理就是专门讲硬件的,汇编那几章可以跳过去不看的,主要是CPU的处理结构,缓存-内存-硬盘三级存储结构还有外部IO接口
3打头的就是第三代;T表示低功耗版,TDP热功耗比一般的要低一些;S表示低频版;K表示不锁倍频;后面什么字母都没有就是普通版。
硬件系统由输入设备、主机和输出设备组成。基本部件有:
CPU:CPU即中央处理器,是电脑的核心,电脑处理数据的能力和速度主要取决于CPU。通常用主频评价CPU的能力和速度,如PⅢ800CPU,表示主频为800MHz。
主板:也称主机板,是安装在主机机箱内的一块矩形电路板,上面安装有电脑的主要电路系统。主板的类型和档次决定着整个微机系统的类型和档次,主板的性能影响着整个微机系统的性能。主板上安装有控制芯片组BIOS芯片和各种输入输出接口、键盘和面板控制开关接口、指示灯插件、扩充插槽及直流电源供电接插件等元件。CPU、内存条插接在主板的相应插槽中,驱动器、电源等硬件连接在主板上。主板上的接口扩充插槽用于插接各种接口卡,这些接口卡扩展了电脑的功能。
常见接口卡有显示卡、声卡等。
光盘驱动器:读取光盘信息的设备。是多媒体电脑不可缺少的硬件配置。光盘存储容量大,价格便宜,保存时间长,适宜保存大量的数据,如声音、图像、动画、视频信息、电影等多媒体信息。光盘驱动器主要有三种,CD—ROM、CD—R和CD—R W,CD—ROM是只读光盘驱动器;CD—R只能写入一次,以后不能改写;CD—R W 是可写、可读光盘驱动器。目前一些高档机型已配置DVD驱动器。DVD盘片的容量为4.7GB,相当于CD—ROM光盘的7倍。DVD盘片可分为:DVD—ROM、DVD—R(可一次写入)、DVD—RAM(可多次写入)和DVD—RW(读和重写)。
内存储器:简称内存,用于存放当前待处理的信息和常用信息的半导体芯片。内存的最大特点是关机或断电数据便会丢失。按内存条与主板的连接方式有30线、72线和168线之分。目前装机常用168线、刷新时间为10ns、容量为64M或128M的SDRAM内存条。内存越大的电脑,能同时处理的信息量越大。
显示卡:又称显示器适配卡,是连接主机与显示器的接口卡。其作用是将主机的输出信息转换成字符、图形和颜色等信息,传送到显示器上显示。显示卡插在主板的ISA、PCI、AGP扩展插槽中,ISA显示卡现已基本淘汰。
声卡:多媒体电脑中用来处理声音的接口卡。声卡可以把来自话筒、收录音机、激光唱机等设备的语音、音乐等声音变成数字信号交给电脑处理,并以文件形式存盘,还可以把数字信号还原成为真实的声音输出。声卡尾部的接口从机箱后侧伸出,上面有连接麦克风、音箱、游戏杆和MIDI设备的接口。
硬盘:在构成计算机系统的积木当中,硬盘的地位可以说是干系重大,因为不论你的CPU或内存的速度有多快,它们的绝大多数的指令和数据都来源于硬盘。硬盘的另一个特殊的作用就是作为所有应用软件和数据的载体。硬盘一直是存储介质的中坚力量,虽然无论是容量还是性能方面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现在它作为个人电脑的主要存储设备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
如果上面的内容还没完全满足你的需求,你可以访问以下网站,了解更多的内容:
http://www.ssb4488.com/XXKJ/ShowArticle.asp?ArticleID=51
学习硬件,当然是去泡ZOL或者太平洋的论坛啦,坚持个一个月,基本入门,坚持3个月基本熟练,最重要的是自己动手反复安装,先拿自己的电脑练习。
我只能提供一点线索给你…现在国际很多大学都在做开放式课程
你可以到专www.verycd.com 找 无论是耶鲁大学的还属是中科院的 还有其他一些硬件教材都有很深。。。没有一点数学与计算机硬件底子慎听
主要对电脑硬件包括,显卡,主板 ,内存等DIY硬件进行一些简单通俗易懂的介绍,新手必看,高手飘过。
一、处理器CPU知识
①CPU的分类
CPU品牌有两大阵营,分别是Intel(英特尔)和AMD,这两个行业老大几乎垄断了CPU市场,大家拆开电脑看看,无非也是Intel和
AMD的品牌(当然不排除极极少山寨的CPU)。而Intel的CPU又分为Pentium(奔腾)
、Celeron(赛扬)和Core(酷睿)。其性能由高到低也就是Core>Pentium>Celeron。AMD
的CPU分为Semporn(闪龙)和Athlon(速龙),性能当然是Athlon优于Semporn的了。
Intel与AMD标志认识
②CPU的主频认识
提CPU时,经常听到2.4GHZ、3.0GHZ等的CPU,这些到底代表什么?这些类似于2.4GHZ的东东其实就是CPU的主频,也就是主时钟频率,单位就是MHZ。这时用来衡量一款CPU性能非常关键的指标之一。主频计算还有条公式。主频=外频×倍频系数。
单击“我的电脑”→“属性”就可以查看CPU类型和主频大小 如下图:
我的电脑-属性查看cpu信息
③CPU提到的FSB是啥玩意?
FSB就是前端总线,简单来说,这个东西是CPU与外界交换数据的最主要通道。FSB的处理速度快慢也会影响到CPU的性能。
4.CPU提及的高速缓存指的又是什么呢?高速缓存指内置在CPU中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储存器。分一级缓存(L1Cache)、二级缓存
(L2Cache)以及三级缓存(L3Cache)。
一般情况下缓存的大小为:三级缓存>二级缓存>一级缓存。缓存大小也是衡量CPU性能的重要指标。
④常提及的 45nm规格的CPU又是什么东西?
类似于45nm这些出现在CPU的字样其实就是CPU的制造工艺,其单位是微米,为秘制
越小,制造工艺当然就越先进了,频率也越高、集成的晶体管就越多!现在的CPU制造工艺从微米到纳米,从90纳米—65纳米—45纳米—到现
在的32纳米—将来的28纳米,再到未来的更低,工艺越小,产品做的越精,功耗低,体积越小。
⑤CPU核心电压对CPU有什么影响?
一句话:更低的核心电压,更少的耗电和发热。
二:显卡知识
①有人说GPU是显卡的灵魂,为何这样说?
GPU是显卡的核心,负责大部分图形设计工作,直接决定了显卡的整体性能水平。说它是显卡灵魂,一点都不过分。现在酷睿i3等的CPU还集成了GPU,相当于cpu中集成了显卡。
②显存是衡量显卡十分重要的指标,简单介绍一下
显存对显卡性能发挥很大影响。MHZ是显存的单位。显存也分为GDR、 GDR2和 GDR3,和现在的GDR5四种,将来还有更高的。显存速度单位是ns。显存位宽指显存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所能传递数据的位数,位数越大传输数据量越大。显存容量有共享内存和实际显存之分。共享显存是利用虚拟内存的容量,而虚拟内存则是使用硬盘的容量。实际显存性能大于共享显存的性能,这点很容易混淆,也是JS忽悠我们的地方。性能上目前 GDR5>GDR3>GDR2>GDR,目前市场上能看到的对数的GDR3与GDR5显卡,GDR3以下级别显卡均已淘汰。
③显卡的核心频率是什么?
显卡的核心频率是指核心芯片的工作频率。显卡超频通常就是提供核心频率。
④显卡接口类型分哪些?
显卡的接口类型分AGP和PCI-Express两种。PCI-Express的速度比AGP的速度快,AGP基本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AGP接口的显卡目前已经停产了,要买的渠道一般就只是二手买卖,而且性能上大大如前者。
⑤独立显卡和集成显卡哪个好?
首先介绍下什么是独立显卡,与集成显卡,独立显卡就是单独购买的一块显卡,而集成显卡就
是主板上集成了显卡,或者目前比较新的cpu上集成显卡核心。一般游戏用户与大型软件电脑配置都选独立显卡,集成显卡由于受空间等限制,性能比较差无法满
足主流游戏与大型应用需求,但可以满足一般影音娱乐与简单游戏或者办公需求,速度相对来说没独立显卡的快。
独立显卡与集成显卡在于后者需要共享系统的内存作为显存,前者则单独配置显存。性能上,集成显卡无法与独立显卡相比,前者贵。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根本就是两个档次!
⑥ 目前显卡的芯片品牌
目前电脑显卡品牌有很多,比如 影池,七彩虹,华硕等有很多,但选用的显卡显卡核心芯片都是NVidia]和ATI显卡芯片组,芯片决定显卡档次。
其中NVidia显卡 (全球第一大显卡芯片研发和制造商)我们喜欢称为N卡, ATI显卡 (全球唯一能和NVidia显卡抗衡的显卡芯片制造商 )我们简称为A卡。
三:内存知识
①电脑弄个内存用来干什么的?
由于内存的速度比硬盘快,当CPU开始工作后,会将部分常用的信息写入内存,需要使用时再从内存中读取,而不是从硬盘中读取。这样读取速度明显快去硬盘的读取速度,提高了效率,因此弄个内存是必要的!
②经常看到例如DDR2 800 以及 DDR3 1333 这些代表什么?
DDR2指的是2代的内存,内存分为DDR(1代)、DDR2(2代)、DDR3(3
代),当然性能对比,3代性能>2代的>1代的。至于类似于DDR2 800
这里的800指的就是内存总线频率,内存总线频率决定主板前端总线频率,如DDR2 800
内存,主板的前端总线也只能达到800MHZ的速度,DDR3 1333为内存总线频率1333MHZ。
③内存的数据带宽都是指什么?
简单来说是指内存的数据
传输速度。有条公式是这样的,内存的数据带宽=总线频率×带宽位数÷8。举个例子,DDR800
内存数据带宽=800(MHZ)×64(Bit)÷8=6.4(GB/s)。如果开双通道的话则乘以2,也就是12.8GB/s。目前使用的内存是DDR3 1333 1667等或更高频率。
四:主板知识①提到主板时难免要接触南 北桥芯片,这是干什么的?如何区分?
北桥芯片主要功能是控制内存。通常情况,主板上离CPU最近的芯片就是北桥芯片了。还有个南桥芯片,很容易和北桥芯片混淆啊!南桥芯片的功能是负责I/O总线之间的通信,如键盘控制器,现在主流的主板已经不存在南桥芯片了。②COMS电池是什么回事? COMS电池为BIOS芯片供电,保护其存在的信息。这个COMS电池是圆形的纽扣电池,在主板上,很容易区分。其左右主要为电脑时钟和bios在断电的情况下供电,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电脑把电源插头拔里,下次开机电脑的时间依然的正常的原因。 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中文全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这是集成在主板上的一块Rom芯片。在开机时按del键看到蓝蓝的屏幕就是这个BIOS了(绝大部分为英文界面)。当需要U盘装系统等都需要对bios进行设置才可以。
③买主板有哪些品牌选择好?还有那些一线品牌、二线品牌怎么区分?
首先回答第二个问,顺便包含第一问的答案。一线品牌:研发能力强,推出新品速度快、产品线齐全、占用高端产品制造。品牌有华硕、技嘉等。二线品牌:实力略逊于一线品牌,但也有很好的实力。如富士康,精英、映泰等。三线品牌:在保证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压低价格。性价比较高。如硕泰克的主板。通路主板:大都是渠道商,没有制造能力,其他代工厂商代工,做工方便基本是三线水准。
④主板影响整机速度吗? 严格来说,我们选主板主要注重的扩展,对速度影响不大,主板的稳定是我们选购很关注的一个方面,比如全固态电容设计的主板稳定性要比非固态电容设计的主板好的多,决定主板档次的一般是主板芯片组。
五:电脑硬盘知识
①IDE、SATA指硬盘的什么东西?
硬盘的接口类型分为IDE、SATA和SCSI,前两者用于家用电脑,后者用于服务器。IDE接口已经退出市场了,目前SATA的接口是硬盘的主流。
②目前硬盘的容量有哪些?
目前来说,硬盘主流容量都是320GB、500GB、1TB等。现在的硬盘也很便宜,500GB的2三百快足矣,320G硬盘已经慢慢退出了我们的视线,随着2T以上容量硬盘上士,1T硬盘将成为主流。
③什么是硬盘的寻道时间?
顾名思义,寻道时间就是指硬盘从电脑发生一个寻道址命令,到相应目标数据被找到所需的时间,速度越快硬盘读取数据越快。
⑤解释一下硬盘的高速缓存
所谓硬盘的高速缓存,就是在读取时,硬盘数据被存入高速缓存中,当CPU需要数据时,再将高速缓存的数据调入内存。
⑥硬盘的转速重要吗?
重要,硬盘的转速是硬盘电机的主轴转速,它是决定硬盘内部传输率快慢的重要参数之一。目前硬盘的转速主要是5400rpm、7200rpm。当然,7200rpm的硬盘比5400rpm的硬盘好,速度要快。
六:光驱知识(这个不是JS下手的主要对象,随笔带过)
①光驱有什么区别?
CD光驱包括CD-ROM和CD刻录机,用于CD光盘。DVD光驱包括DVD-ROM光驱和DVD刻录机光驱。
DVD光盘容量通常比CD光盘容量大!目前cd已经光驱已经逐渐被淘汰,能看到的多数是DVD或刻录机。
由于光驱一般用的也不多,主要是用作看碟或安装软年等,还有就是安装系统,不过目前光驱的作用越来越小,比如看电影我们可以在网上看,软件也可以直接下载安装,装系统可以使用硬盘直接安装或使用U盘装系统等。所以这里就简单介绍到这里。
七:显示器知识
①显示器分哪几种类型?
显示器类型分两种,CRT显示器(阴极射线管)和LCD显示器(也就是液晶显示器),CRT显示器已经老掉牙了。
②什么是显示器的带宽?
显示器的带宽是反映显示器的显示能力,带宽越大、显示器的响应速度越快,信号失真越少。
计算带宽的公式,带宽=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最大刷新率损耗系数(一般为1.5)。
③买显示器时难免要提可视角、亮度、响应时间和对比度等,这些啥来的?
可视角度:就是大家站在位于屏幕正前方的某个位置,仍能清晰看见屏幕影像时的最大角度。从最左侧能高清楚到最右侧能看清画面所形成的角度,角度越大可视角度越好。一般目前的LED显示器角度多数在160度左右。
亮度:一般来说,LCD显示器亮度越高越好。
对比度:直接决定LCD显示器色彩是否丰富的参数。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指LCD各像素点对输入信号的反映速度,越短越好,目前比较出色的显示器响应时间在1.5ms左右。
八:机箱电源知识
机箱电源知识一直是大家不怎么重视的环节,也是商家利润最多环节之一,在电脑诚装机大家往往喜欢选用商家推荐的机箱电源组合,其实大家有没去仔细研究下,商界口头说给你不如350w电源,其实都是最便宜的山寨电源,实际额定功率肯定不足300w,成本不过60左右,卖价基本是翻倍给你。不纯净的电源会为电脑各种故障埋下伏笔,以前我们也一再强调了这个问题,所以笔者推荐电源尽量购买一些有口碑的稳定性要好,功率必须能够满足整机需求。
电源的功率有三种,请注意区分,很容易被JS忽悠的一点!分别有:额定功率、最大输出功率和峰值功率。PFC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主动式更节能。3C:通常电源都标明的,山寨冒牌除外(当然也可以伪造,其实就贴个标签),3C就是指中国强制性认证。
九:鼠标键盘知识
鼠标键盘方面其实选择主要是看,外观与手感了,一般大家喜欢用商家赠送的鼠标键盘,其实这也没什么,只要用着觉得还适应也没什么,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十:音箱知识
说实话,买一个好机箱还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那些什么杜比啊、2.0啊2.1音箱无视吧,当然音乐狂人除外,其实简单一召就够了,购买音箱如果要音质好就选个带低音炮的,还有音箱不能太轻,越重效果一般都越好,当然价格也越贵,这个看自己的需求吧。
音箱知识阅读:
箱体:有塑料和金属的类型。
扬声器:通常所说的喇叭。
分频器:音箱电路的一部分,作用是将不同频段的声音信号区分出来,分别给予放大。
这个太广了。。。
1、了解基本的硬件知识,如三极管,二极管,电专阻、电容的分类,选属型,及常用的封装
2、学会理解需求,客户或产品的功能需求才是设计的出发点,也是最重要的,能为下面的设计做很好的指导
3、设计方面,懂的常用器件的选型,电源芯片的选型设计,电压电流等重要参数的设计
4、经常实践,调试电路板,从调试中反思硬件设计的缺陷,减少以后设计的错误
5、具备一定的软件知识,硬件是为软件服务的,要考虑软件是否能实现,最容易实现,有哪些不确定因素
这些都是一个硬件工程师应该具备的,当然还有很多知识需要积累和学习,仅供参考
一、针脚一样就可以 AMD要看是939还是940针脚 基本上3600+以后都是940的 可以混用,前提是BIOS支持
二,主板(AMD INTEL NV)根据想要PCU的选择主板。CPU多了 桌面的只有INTEL和AMD的 VIA IBM NV都有,不过是其他领域的。前端总线已经废除了,就是主板和CPU交换数据的一个单位。主频是CPU的速度 单位GHZ缓存一般制L2(2级缓存)当然越大越好,比如Q9550是12M E8400只有6M 他俩的价格将近差将近2倍。
显卡分NV AMD(就是ATI,2家公司已经合并)内存分为DDR DDR2 DDR3 GDDR(一般显卡用)规格DDR 133-400 DDR2 400-1066 DDR3 1066-?(正在普及,价格贵)区别就是延迟和速度。硬盘分希捷,西部数据,三星,日立,都通用。电源分主动式和被动式,主动式节能,被动式便宜。技术参数跟你说清楚的话估计要下个月了,那些东西需要积累,抱佛脚的半道子一般都会在电脑城被忽悠,你是从业人员的话先了解主流,然后了解偏门,最后查缺补漏。我也干过一段时间,不过那时候我懂的比较多,除了老点的我弄不了其他没问题。这些就学了很长一段时间。
三,看你用来干什么,出多少钱,一分钱一分货知道么(经典,事实就是这么回事但跟看客户说要委婉点)。讲究很多,推荐你看微型计算机。
四,是主板太老了,不识别新产品。
五,打印机?推荐你找HP之类的宣传页,多找 找个几十份一比就明白了